午夜,工作组两名同志,被护送到夫子山。是两个年轻人,都是原来交通员,其中一位同志只有十七八岁,无法担当谈判的任。他俩认识部分被捕同志,并带来需要交换的同志名单。根据名单,确认鬼子是否使诈,是他俩的主要工作。
而且,两人告诉李智,为瓦解和策反伪军部队,敌工部很忙,实在抽不出人手。既然这样,那就没啥可说的了。李智也感到了上级对他的信任,于是让栓子招待两人住下,还特意准备预防疟疾的草药。
月朗星稀,坡顶之上凉风习习,李智和栓子坐在石头上,仰望着天空。
栓子依然抱着手里的长枪,这已成为一支功勋步枪,栓子用它至少干掉过三十个鬼子,除了鬼子中佐,大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都有斩获。最大的荣光,是打伤过鬼子少将。现在他依然强壮,喷出的愤怒的子弹,依然能干掉鬼子。
其实栓子不想陪李智说话,而是让出时间和空间,留给李智和刘芳。但刘芳依然在忙,而李智也在乎影响,与刘芳的交流仍局限在工作上。
栓子无奈,只好陪着李智,来到坡顶,享受着晚间坡顶上的凉风。真的很爽。
除了谈判,就是独立营工作事宜,聊的久了,终归腻的慌。栓子想换换脑子,李智也好像想换个话题。
“等打完仗,如果还活着,你想干什么?”李智问。
之前栓子想过,等打跑鬼子,就回到伍家庄,盖上五间房,等柱子回来。如果柱子留在国军,那他就守着村子,守着爹娘的坟墓。
栓子说:“我想回家。”
“我也是,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打完仗。”李智说。
栓子微微笑了笑:“管它呢,只要不赶跑鬼子,咱就一直打下去。”
李智看着月亮,深深吐出一口气,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鬼子这只打老虎,等打跑鬼子,国民党也不会善罢甘休,早晚还要打起来。”
“那就打!”栓子握紧了枪,却又松开来。国军不是鬼子,而且国军里面还有自己亲兄弟,就在一百二十里外的九山县。难道真的要亲兄弟反目,在战场上刀兵相见?
栓子觉得八路军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如果是那样,栓子就会写信告诉柱子,华夏积弱已久,又遭鬼子蹄铁蹂躏,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凡是发动战争的,都是反动派,只要柱子敢跟着国军行风作乱,那他这个哥哥将不再认这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