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章 明朝人物合称—后七子

在明朝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文学领域再次掀起了一股复古潮流,这一时期出现的七位杰出文人以其共同的文学追求和创作实践,被后世称为“后七子”。

他们分别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这七位文人不仅继承了前七子的复古文学主张,更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峰,对明代文学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后七子的成员介绍

李攀龙

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人。明代着名文学家,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他主张“文须西汉诗须盛唐”,强调文章应学秦汉,古诗崇汉魏,近体宗盛唐。

李攀龙长于七言近体,但其诗歌也被后人批评为“瞎唐诗”。

他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初。

王世贞

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

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成为后七子中的另一位核心人物。

他着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等多部作品,对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谢榛

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

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