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作者还真的是哭笑不得。
这些留言的读者,怕不是忘了83版的电视剧了吧?
83年都拍成电视剧了,怎么可能78年还没出书呢?
人家可是在59年到61年就在明报上连载的。
而且当初写天龙八部的时候,有几段风格格外不同的章节。
其实就是卫斯理代笔的。
后来原作者出国回来后,为了园这一段已经刊登出来的情节,后面的情节也是经过了大改。
出书的时候,又改了一次,早就跟第一版不同了。
所以,边写边发这种事情,并不新鲜。
再往前,迅哥儿做编辑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目前的国内,还真没这么干的。
都是写完了之后,整篇发的。
要是编辑对其中一段,或者某个情节不满意,就打回来让作者改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就像活着,最早的时候人家不是那么写的。
可编辑说,你这小说不够深刻,苦难也少了些。
作者就说,那我改!你说什么,我就改什么,只要能让我发表!
所以其实啊,一开始,人家真的没写的那么阳光、那么治愈。
很多功劳,都在编辑那儿呢,还真怪不到人家作者身上去。
“怎么会?
我们还是相信你的。
而且,你现在的影响力那么大。
你自己也不会去刻意毁了自己的声誉吧?”
没想到,李婉瑜却非常的相信徐谨言。
甚至还搬出了声誉说事儿。
“我能有什么影响力和声誉。。。”
徐谨言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我一个臭写小说的,还声誉?
“你可别妄自菲薄了。
你啊,是在学校里待太久了,真不知道你的小说,如今有多少人爱看。
其实刚才说的出书能卖百万册,还是保守估计了呢。
要是开始卖书的时候,社里在文刊上帮你预告一下,说一句。
怕不是还能多卖些。”
没想到,李婉瑜居然提前这么些年,就想到了广告效应。
在文刊上帮忙给出书打广告?
这让徐谨言对李婉瑜的印象,再度刷新。
而且,李婉瑜刚才那句,他在学校里待久了的话,也不是第一个跟他说的。
这让他才正视自己已经出名了的事实。
“这个意见挺好。
那连载的事情,你说了算吗?”
徐谨言愣了一会,发现李婉瑜真的变了不少。
刚才有些冷冰冰的语气,也松缓了起来。
想到边写边发的连载形式。
那到底是李婉瑜一时的灵光,还是燕京文学真打算这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