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杨梅树除了最顶上的摇不下来,等冬天落果了再捡。收了夏蚕茧,又花了几天缫完丝后,便到了三伏时节。
全家又忙着收瓜。大瓜挑回家吃,瓜皮喂猪牛,小瓜长熟了后直接在地里剥瓜子,挑回来晒干,即成了红瓜子。收瓜后要挖地种芝麻,又要给棉花施牛粪猪粪肥锄草、打点。
二季麻在五月下旬到七月初长成后便要剥麻。麻主要种在南门外的一亩多旱地里,麻尖可吃,叶可饲牛和喂猪。其做法是先把尖和叶掐了放在箩筐里,再用刀剥麻。
麻剥了回来便是刮麻,也可以沤麻,但沤麻时有臭味,忙不过来时便用沤,有时间就用刮。
别小看这点麻,一年可产四十多斤麻丝,可织麻布二十余匹。黄氏和张氏喜欢用刀刮,把麻皮外面的那层青皮用小刀刮掉便得到苎麻纤维。把得到的麻丝浸湿再曝晒,如此反复,麻丝便会变得白净。
所得麻丝除了自织外,还有留一部分纳税。
此时的税有夏税和秋粮,还有丝麻棉等,都要随户交纳。
夏税在北方是税麦,但是湖广南部这两税已变成课米。
另外还有各种课程(注一):窑课、椒课、蜡课、油榨课、水磨课、纸课、染课、酒课、茶课、商税课。家里有种花椒树、白蜡树,这两样也要课税。
另外还有各种徭役摊派,像街上的巡逻、驿传的分派、里甲、均徭、民壮等。一年一丁也要一两多至二两银子,这还是明面上的。若是加上各种火耗和过手钱,则要一两七八到二两甚至三两。不要小看这二两,卖山货药材不知多久才可赚得回来。
六月初天开已带着禹寿去纳了一斗多的夏税米。
按黄册上的记录,家里二十多亩田地塘,一亩的夏粮正耗是六合米(0.6升),秋粮正耗是五升六合(5.6升)(注二),总计按每亩出产算一百分的话,税粮占五分(实际大约是4.75%)。
按一石谷产五斗米算(注三),要交的夏税米需要二斗五升谷子,但是因为皂隶的各种暗操作,要多三四成甚至五六成的样子,所以总的要取三斗半多谷子去舂米。
若要挑选颗粒大饱满的交税米,比预计的还要多。
何氏认为刮麻有点慢,不如沤麻。她把扎成捆的麻皮泡在溪水里,五六天后取出。脚踩手搓,把麻皮外面的绿色烂皮弄掉。又分成小束地搓洗,洗好了的摊在旁边的石头上晒,干了又浸水晒,如此一天也把那几大捆麻丝弄干净了。
但对比了下,黄氏和张氏这几天刮麻的重量比她这几天沤的量都多。
麻成丝后便是绩。苎麻丝是长纤维,不能像蚕茧那样缫,也不像棉花那样纺,而是把麻分成许多小缕头尾接起来,便叫绩。
绩是很花时间的活计,通常在闲时或晚上有空时才做。就是速度慢,一天一人才能绩一两多线,粗的重点,细的轻点。
绩好后绕成大线团,可以通过三绽或五绽的小纺车用来并捻合线。夏布也可以不并捻,取其细散凉爽。
然后便是整经。有两种,一种是用经耙,一种是用经架。用经架要两个人合作,经耙则可以一个人完成。
把四十个线团成排放在有溜眼的竹竿下,线头从溜眼通过,再给过掌扇或直接用手分线。把线理顺后牵到相隔一丈的经耙上,每绕一下是一丈,十下就是十丈,一般要牵三四十丈。
到长度后即束在耙钉上,用绳子束好再剪断。继续牵下一束。五束合起来后是二百支线。再把经线绕成锁形链,最后绕成一个大线团子备用。
麻布是按升来计经数的,一升是八十支线,一尺八的宽幅里十升就是八百支经,一般要九百六十支经。
然后是上浆。先用一根小木棍将经线按两根一组分成上下两层,然后这两根线交叉一次,通过第二根木棍,使这经线不至于紊乱。相应的一对线一起通过框筘(非织机上的),尽头处打成结。线按上下两层分好,用竹棍隔开,将竹棍系在经轴上。
经线团则放在一个叫马头的木块上,在五到七丈的距离把经线拉长拉直。用磨好的米浆或干米粉调成浆,再慢慢煮成稠米糊。
把煮好的米糊均匀地撒在经线上,用大竹刷子把米糊来回刷,力求经线都沾上米浆。上浆时因用力拉扯会造成很多线断裂,需要找到线头接好。用竹竿慢慢地抖动线,不时地拉着框筘来回移动使线不黏结,并把粘在一起的线分开,直到干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