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她们在不明之下收受馈赠贿赂,一直没让她们出门,只上元时带一家人看了晚花灯。
倒是孩子们不受拘束,在衙门内外到处跑着玩。
特别是上元时,县衙会广置花灯,门前还会置办小鳌山灯,何家的孩子与县丞、主簿、典史等住在衙内的孩子们混熟了,各处上窜下跳、翻墙爬树好不欢乐。
上元节后,养殖计划里的养殖对象有了,规模还在扩大。这几个月她还以为手头会紧,在银钱出入上拿得还紧。
但何济源刚上任的接风银便有二百余两,在他上任不到半月就收到了胥吏送来的一包银子,有五十余两。
后面每隔几日就送一包,朔望一定会有,多少不定,多的二三十两,少的二三两,甚至还有一次是一包钱有半吊左右的。
何济源没有说话,她们也不敢动,只打开看了下称了重量记下数就原样收着。
后来问了何济源她才知道还有种东西叫常例,便是从太祖开国以来慢慢形成并沿袭下来的一些成规,也可简称为过手钱,前面的县尊们或增加或取消或后面又增加,总之增增减减到现在已是不成文的衙门习惯定例了。
她因为要帮着翠屏记账,又管着内宅的银钱支出,最是熟悉。
但至于都有哪些细项,却是不得而知,也问过何济源,何济源却只叫她先收着记好账。
为什么不革除呢?答曰:“好革、能革的已革,不好革的暂时不能动,甚至根本革不了。”
但是在腊月里过年前何济源去了趟府城,直接就将这一个多月收到的各项银子和自家带来的一百多两全带了去,回来时一分不剩。
一问才知都送了,上到巡抚、巡按、布政分司、按察分司、知府、各道,下到六房仓库都要打点到,如此算来,这一年的常例里有一半是要孝敬上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