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因节俭而得国,因奢侈而失国

骊之湄 鸣珂Vigdis 1173 字 2个月前

赵任好先是向由余展示了秦国的宫殿和国库积蓄,由余参观一番之后,满怀感慨的说道。

“如果让鬼神来建造这些,那必定会劳神,如果让人来建造,也会使百姓受苦。”

赵任好对他所说的评价感到有些奇怪,忍不住好奇中又略带几分讥笑嘲讽的问道。

“中原各国用诗书礼乐法度来治理国家,然而即使这样还尚且会时常发生动乱。

如今戎夷没有这些,那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呢?岂不是治理起来很困难吗?”

由余听了这话,声音洪亮而坚定的笑了笑,躬身行了一礼说道:

“秦公有所不知,这正是中原地区的各个诸侯国会时常发生混乱的原因啊。

从上古圣人黄帝制定礼乐法度开始,便是即使国君自己率先遵守,也仅仅只能实现小治。

到了后代,历朝历代的国君们都会发生日益骄奢淫逸的情况,不少国家也因此灭亡。

依仗法度的威严,向下责罚督促臣民,臣民疲惫至极就会以仁义之名怨恨君主。

上下相互争斗、怨恨,进而相互篡位弑君,以至于灭族,都是因为这类原因。

而戎狄部落却不是这样,在上的人,怀有淳朴的德行去对待下面的人。

而在下的人,也同样怀着忠信之心去侍奉位于社会地位上面的人。

一个国家的政事,就如同一个人对于自身的治理一样是无法定下规范的。

只有根本不知道国君是怎么实现治理的,才是真正的圣人治理之道啊。”

赵任好觉得他所说的道理很是精妙,便进一步向他询问国家得失的关键之处。

“寡人常常听闻世间有所谓的治国之道,却从未有幸亲耳听闻过。

今日听您似乎对此有些见解,若是您能指教一二,寡人愿闻其详。

依您之见,古之明主,得国或者失国,通常都是因为什么缘由呢?”

由余恭敬地回答道:“臣曾听闻,通常是因节俭而得国,因奢侈而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