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田闻言一拍胸脯:“大人,还是那句话。只要你在叆阳一天,您就不用为官军的粮食发愁。我老梁不敢说一直用大米白面供着官军,但是没有细粮咱还没有粗粮吗?另外我老梁要是支撑不住,这叆阳大大小小的几十位地主也不能袖手旁观不是。至少我老梁说话他们还是能给些薄面的。”
“再说了,徐中军官要是成了我老梁的姑爷,咱咋也都算是军属啊。这一家人能看着自家人受委屈吗?说句有私心的话,徐中军官跟着大人您前途一片大好。我这当老丈人的怎么着也得鼎力支持不是?”
看看、看看,这和地主家结亲的好处现在立刻显现出来了。听听人家说的话,甭管真假听着就是舒坦。
地主阶级,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在明末时期,因为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领袖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和打击,最终迫使这一阶级的大部分人投向了满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而杨林打算做的,就是先拉拢和依靠叆阳、镇江的的地主阶级,尔后再逐步扩大到整个辽东的地主阶级。利用他们的势力和实力,全方位的剿(绞)杀后金。而在历史上,后金统治阶层敏锐的发现了这一问题,他们没有好的办法,只能以全面屠杀来消除这个威胁。以致辽东地主阶级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屠戮殆尽,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历史作用。
杨林想到这儿端起酒杯与梁有田碰了一下道:“梁老爷,说句额外话。你就不怕我再给百姓分地吗?这可是我获得人心的好手段。到时候他们的地多了可就不能给你当佃户了。你名下这些地可就租不出去了。”
“哎呦,我的游击大人,咋能让您与我碰杯呢?真是折煞我老梁了!不过听您这么说就是没把我当外人,我老梁既高兴又惶恐。这杯我干了,您随意。”
梁有田放下酒杯吃了口菜继续道:“大人,我老梁看您面相就知道您不怎么熟悉农事。这地啊,不是说建起垄撒下种子就能结出粮来。至少从开荒算起到秋天收成,至少三年才能从荒地变成熟地。否则别指望着能多打粮食。”
“哦,原来如此。你详细说说。”
“大人,您给百姓们分的那些地我都知道,荒地和熟地各一半。就叆阳所有的地什么样都在我老梁心里装着呢。荒地头三年肯定产量不高,不歉收就不错了。这还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这口饭吃,否则来个灾荒啥的一年全白干了。”
杨林坦诚道:“确实。本游击自小到大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确实没种过地也没伺弄过庄稼,仅有的一点儿农田知识也是从书本和旁人哪里得来的。”
“不过你别认为我是纨绔子弟,从小至大每天天不亮我就被我爹逼着练武,一直到晚上天黑才能歇下来。这种辛苦我感觉都没种地来的轻松。”
“怪不得大人您这么能打仗,看来这辛苦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了的。”梁有田奉承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