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六节 都是同道

断头刀 尚雍散人 2184 字 26天前

“你们且休惊慌。只因罗刹教绑了我的兄弟,因而特来寻找。

至于这身罗刹教的衣服,那便是此地的通行票证,没有是断乎不行的。”

众人闻言,当即恍然大悟,那贼首道:

“难不成近日关押的柴禾,便是您的兄弟了?这倒真是巧了,小可对此地颇熟,知道有一条羊肠小路,可以直插帮派的核心之地。料来也可为救柴禾兄弟出一把力了。”

麻三儿闻言大喜,当即拍着他的肩膀道:

“此事如能成全,便是你头功一件,至于投军之事,不是我多口。

现今天下大乱,那绿营军中,端的是贪官污吏横行,你等纵然有一身本事,却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空自劳神,于事无补。

不若就此投了团练,当有功之时,再行投军,便可一步登天,不失为一条进身之捷径啊。”

群贼闻听此言,都觉着确有几分道理,当即便由头人带着,一齐跪倒叩拜,口称愿意投靠三爷门下,听凭差遣,博他个前程出来,刀山火海不惧,恶浪险滩敢闯,就算头可断,血可流,其心不可移。

麻三儿闻言大喜,当即扶起众人,再向其讨教这人该怎么个救法儿呢?

那贼首名唤王老五,为人最是机警,多智,他见麻三儿诚心讨教,而今又主动纳降,便不再隐瞒,将自己的想法儿全都和盘托出了。

原来,此地还有一贼,名唤章六,端的是“飞檐走壁亚赛猿猴,攀墙上树如履平地”,即便是奉天王府,只要是他想去,颠倒也能去个十来遭。

就是这个章六,虽身在绿林,却与罗刹教的四护法有亲,亦曾在天师身边供职,却因看不惯他们诸般的残忍手段,便离开了罗刹教,独闯四方。

这次若能得他相助,那救出柴禾却也是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了。

不过这个章六却天生性情高傲,一生从不服人,若是出面请他,那是断然不肯相见,倘或能凭真本事拿了他,倒是合了此人的胃口,说不定还可动其心,察其意,将其收入了麾下呢。

麻三儿听完,亦觉棘手,可沉吟片刻后,心中便有了计较,忙叫众人附耳过来,如此这般交待了一番,便命王大愣搬开铜钟,各自都分头准备去了。

三日后的一个傍晚,一家客店之中就忽然来了三名老客儿,口口声声是往罗刹国贩运珠宝的大户,此番前来,身带重宝,须包下楼上的三间上房方可。

那店家本就是利字当头,见他们豪掷千金,焉有不从之理呢,当即命伙计打扫客房,叫三位客官安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三人住到了楼上,却命店家直接将酒菜送入房内,又单点了一只大西瓜,说是饭后解渴之用。

那店家收了银钱,当即采买打点整齐,又将西瓜在井水里镇了,这才一并送上楼来。

三位客商却是不肯再叫陪酒的小娘子,说是身边重宝价值不菲,万不可失却了,还是不要走了风迅的好。

孰知,这个店家却是个有江湖道的,闻听重宝二字,当真骚到了痒处,连忙一叠声儿的答应着,就退下楼来。

随即叫过伙计守了门户,自己则偷到了后山,凭空放出一只响箭,须臾间便有了回应,又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那章六便来到了店主身旁。

这个章六,生的瘦小枯干,一双手好比鸡爪子,却能攀树上房,如履平地,便是宋代的贼王时迁,那也是不在话下的。

他到得了近前,先将几名客商的样貌、住所都打听得一清二楚,便辞别了店主,一溜烟儿的隐没了行藏。

而那位店主,则不动声色的回到店内,继续装模作样的打点一切,暗地里却始终注意着三间上房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策应。

咱们花开两朵,各表一只。

单道章六,取出随身的行头,穿戴齐整了,先来至店铺的左近,踩好了盘子,接着便隐身于一株古树之上,单等店内熄灯为号。

而楼上的三位客官,却是毫无觉察,一味的猜拳行令,高谈阔论,直至深夜方才罢手,各自洗了脸手,熄灯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