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那个壮硕的身影就化作小小种子,埋在幼年南平山的心里。
山里的孩子不知道读书,到了年纪大点,要么跟着长辈种地,要么就外出打工。
南平山选择了第二条路——他来到镇上,去一家面馆当了学徒工。
父母对他的选择非常不满意,因为学徒工是没有工钱的,反而要把师父当亲爹供养着,端茶倒水、捏腰捶腿……这和把儿子送出去了有什么区别?
奈何南平山是个特别固执的人,只要他认定的道路,就一定会沿着那个方向,一直走,一直走,没有人可以改变。
所以,哪怕父母拿断绝关系要挟他,他也没有改变想法,继续留在那家面馆当学徒。
他学习很快,没多久就把面馆老板肚子里的活儿掏了个干净。
那老板人不错,觉得没什么可教他的了,就送他去相熟的热菜馆打工,或者说,叫学习。
之后几次,南平山不全是被动,也会主动的离开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继续他的学习。
在他看来,只会做几道菜的人,那不叫厨师。
只有会做很多很多菜的人,才叫厨师!
所以,从十多岁,到快二十岁,他的人生就是这样东一家西一家地学过来。
这时候,他老家的父母看不过去了,答应南平山让他想干嘛干嘛,想当厨师就当厨师,而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南平山能去相亲结婚,不惜以死相逼。
南平山实在没了办法,应了父母的要求,去见了一个陌生的女人。
他没有什么感觉。
但对方很满意,觉得他为人老实话不多,又有厨师的本事,应该很快就能开店当老板。
南平山内心是抗拒的。
他觉得自己的水平远远不到开店的水准,还想继续学习一段时间。
但是,在父母和未婚妻的双重逼迫下,他最终选择了妥协,拿身上所有的钱,在小镇上开了家小饭馆。
那几年的日子,看起来过得不错——饭馆开始赚钱,妻子结婚后不久怀了孕,很快生了他们的儿子……
唯一的遗憾,是南平山的父母因为过度劳累,在那几年里相继去世。
南平山越发沉默,才20多岁的他,除了守着那家小饭馆,似乎没有什么别的盼头和希望了。
直到这时,小镇偶然路过了一位大厨。
他说他叫汪永年,是一名厨师,吃了南平山的菜,觉得他很有天赋,可惜是个野路子没有经过正统训练,问他愿不愿意跟他去燕京从当学徒开始。
很快南平山就知道,这位汪永年先生不止是厨师那么简单。
他是去过大会堂的国宴厨师,祖上是御厨,在燕京拥有自己的酒楼,在厨师界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汪永年能看上他,在任何人听来,都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南平山平静的生活,仿佛砸入一块巨石。
随后,南平山只用了一夜就做出决定——
他要去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