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马渡这么兴奋和狂喜。
因为王三画的饼是真的很大。
晚上七点左右,王三吃饱饭,走出来散心消食,花园中有蛙鸣,湖中睡莲绽放,似在贪婪吸收月华。
很漂亮。
“陛下,总理大臣马渡已经提了人去办差了。”刘若愚来到了王三身后,小心回答。
王三负手而立,看着下边,片刻说:“天竺是一个好地方,只希望那边的布置,朕后世的儿孙一个也用不上。”
王三思考了好几年。
他对天竺半岛的想法,从最开始的人力集散地、到后来的诸侯封建地,然后兜兜转转,最终决定将那边作为皇族最后的苟且所在。
作为一个皇帝,他还是被身份拖累。
但仔细一想,他也必须这么做,因为任何朝代,前三代政治,都可以锐意进取,不计成本的改革,但三代之后就必须转向维稳。
这个时间节点,在历朝历代有长有短,短的二十年左右,长也不过六十年。
最近一段时间,他在调整国家的战略时,已经能明确感受到下边的掣肘、阳奉阴违。
他还是开国之君,从起兵到现在,不过九年。
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敷衍了,就更不要说他的儿孙了。
所以一旦接下来他的计划,或者儿孙的计划在中国玩脱了。
他也不希望自家儿孙死守中国,带不动中国就换能带得动的人上,全家去天竺算球。
去了天竺,只要一日不拿下高原,就不可能影响中国的发展。
甚至还能逼迫中国重视陆上丝路的建设。
这一次的大顺不会跟明朝一样,只重视海上贸易,而不重视陆上贸易了。
明朝之所以对草原和西域无感,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西边被蒙古帝国崛起的时候一路祸祸,后来大明还是覆灭蒙元的凶手,很难获得蒙古人的善意与贸易。
一直到现在,草原上的北元实力被王三带人扫平,林丹汗和他弟弟粆图台吉都被干掉了,建省直辖之后,才算是基本解决东面蒙古的问题。
劫掠东面蒙古,接下来就是恢复陆上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