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府的小公爷,这会儿就在书院呢,去年卢国公和吴国公家的儿子,也来了书院这边。
最主要的还是,书院里本就有陆博士和颜博士执教了,去年入冬,萧瑀也来了这书院。
不说其他,便是这书院里的教书先生,就比长安城的诸多书院要强很多了。
今日她们来庄子上,说是踏青,实际上也是心里揣着这事儿来的。
看看这庄子上环境如何,在长安城声望日重的书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为何能吸引颜老先生和萧相公,大老远的跑到庄子上来教书。
还有程将军和尉迟将军两人,都亲自将孩子送到了这边。
听说当初两家的两个孩子,还死活不乐意呢,尤其是有风声说,尉迟家的孩子,反抗了,被他爹揍的都下不来床。
结果来到这边之后,老老实实的,可是好一阵子都没有什么消息,就安安稳稳的在这庄子上读书。
这两家的孩子,那都是在长安城里出了名的纨绔,混不吝。
在书院,竟然能这么老实,没闹腾,给治的服服帖帖的。
这着实令人好奇。
送孩子出来读书的事,家中主君不好来庄子上开口,毕竟,主君与泾阳王之间,并无特别的交情,这事儿,不好说。
但是她们几个妇道人家,却是跟英国公夫人有些交情,说不定,就能走走英国公夫人的门路。
英国公夫人是泾阳王的岳母,只要她肯说两句话,以泾阳王对英国公府的敬重,比他们往泾阳王府送多少礼都好使。
英国公夫人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目光在几位夫人脸上逡巡一圈,最后落在陈夫人微蹙的眉心上。她轻轻摩挲着腕间的羊脂玉镯,那是去年李韶特意从西域商人手中购得的。
“诸位的心思,我都明白。“英国公夫人缓缓开口,“只是这书院...“她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那片青翠的竹林。
说着,英国公夫人看向自家女儿。
“书院的事情,是宅子外的事,我们家韶儿,从未插手过,几位如今提起,说来惭愧,此事,还真由不得韶儿来做这个主,不过,反正今日大家伙儿都在这儿住下了,也就不急于眼下这一时半会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