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盘剥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捞钱,捞更多的钱。
但是,捞钱并不是马晋宁的唯一目的。
一家人即将分离,而且还很可能是今生的一次诀别,没人会不动情,可在一家人悲愁之际,居然还有人想在他们这些晋省高官身上搜罗金钱,不生气才怪。
只要这些高官生气,马晋宁他们如此敛财的目的就达到了。
一个人修养再高、城府再深、心机再重,一旦生气,他的真实想法就会浮现出来,马晋宁不确定的,就是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精准判断对方的态度,唐淮林常年混迹敌营、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再加上他年长几岁、阅历也更丰富,这就是马晋宁派他出面的原因。
虽然唐淮林的判断不可能太准确,但这只是给组织上参考的,供组织上判断和平解放太元,有没有可行性。
可马晋宁与唐淮林都从这些晋省高官的反应做出了相同的判断:
几乎不可能。
因为阎锡山同意让这些晋省高官送走家眷,其实等于是逼着他们顽抗到底。
蒋介石用人的原则,即所谓“浙、黄、陆、一”:
浙:是指江浙人、特别是浙江人。
黄:即黄埔系,黄埔军校的教职工、学生。
陆:指在陆军大学受过“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主义”洗脑教育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一:是指出身于国民党军陆军第一军的军事指挥员。
阎锡山有过之而不及:
阎锡山用人有着十分强烈的乡土倾向,早在北洋时期,晋省民间就流传着一句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一是因为阎锡山是五台县人,二是当时中国军队学习日本军制,中尉连长也要挎上一把形似日军东洋刀的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