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重要物资米玉

- 杂交种选育与推广:丹东农科院景奉文主持选育出品种间杂交种凤杂1号、凤杂4号、凤杂5号和凤双号双交种等,其中丹玉6号(弧28×330)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种植,最高年份种植面积达2200万亩,是当时推广面积最大、使用年限最长的品种。1974年中国从美国引入mo17,国内多家单位用其组配育成杂交种,如中国农科院育成中单2号(mo17×330)等。

小主,

- 自交系培育:1962-1967年间丹东农科院选育出优良玉米自交系自330,它成为20世纪70年代广泛应用的骨干系。全国有41个玉米杂交种直接利用自330作为亲本,累计推广面积8.4亿亩。

- 20世纪80 - 90年代:

- 新品种不断涌现:这一时期,通过引种和育种相结合,培育出了一大批适应不同地区和生产条件的玉米新品种。例如,1985年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引入5003,选育出玉米自交系478,以其为亲本育成的杂交种有41个通过省级和国家审定,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9355亿亩;1988年河南荥阳廿铺种子站选育出自交系郑58,河南农科院作物所堵纯信研究员用郑58×昌7 - 2选育出郑单958杂交种,截至2009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5亿亩。

- 栽培技术改进:在栽培技术方面,对玉米的种植密度、施肥方法、灌溉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例如,通过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资源,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量;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科学施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保证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水分供应。玉米粒种植技术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玉米粒种植到地里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通过对种植前准备、播种方法、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分析,为玉米粒的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玉米粒种植到地里是玉米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种植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深入研究玉米粒种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种植前准备(一)土壤选择玉米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酸碱度,以便进行合理的施肥和土壤改良。

(二)种子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玉米品种。种子应具有纯度高、发芽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在购买种子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并注意查看种子的包装和标签,确保种子质量。

(三)整地施肥在播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将土壤耕翻、耙平,使土壤疏松、平整。同时,结合整地施入适量的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基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需肥规律来确定。

三、播种方法(一)播种时间玉米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来确定。一般来说,当土壤温度稳定在 10℃以上时,即可进行播种。在适宜的播种期内,应尽量早播,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玉米产量。

(二)播种方式玉米的播种方式主要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直播是将玉米粒直接播种到地里,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育苗移栽则是先在苗床中培育玉米苗,待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再移栽到地里,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玉米的成活率和整齐度。

(三)播种深度玉米的播种深度应根据土壤质地和墒情来确定。一般来说,播种深度为 3-5 厘米为宜。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浅播;在土壤墒情较差的情况下,则应适当深播。

四、田间管理(一)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间苗一般在玉米 3-4 叶期进行,剪去病苗、弱苗、杂苗,保留健壮苗。定苗一般在玉米 5-6 叶期进行,按照预定的种植密度,留足壮苗。

(二)中耕除草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生长。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三)施肥浇水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在施肥方面,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等肥料。在浇水方面,应根据土壤墒情和玉米的需水规律,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