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报…紧急军报!辽东大捷!皇太极被押解回京!”
“报…报…紧急军报!辽东大捷!皇太极被押解回京!”
半个时辰一趟的传令兵,从北门入城绕城一周,最后才传到兵部与五军都督府。
整个京城沸腾了,朱威出征的事儿,知道的人都在朝堂之上,还都不说,百姓自然也都是不清楚的,在百姓的印象之中,是永州侯胡大彪带兵出征,如今不过三个多月,夏天还有个尾巴呢,这就将女真灭了?
女真有多强别的地方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京城的百姓都是知道的。
沈阳二陷,辽阳城危,锦州被围,这些事儿啊,每一次都会让京城震动,从而闹起轩然大波。
而这些事情中间穿插的大胜,除了朱威火烧两万女真之外,就少见风声。
于是很多人就认为女真强势勇猛善战,是一个大敌。
这事听起来操蛋,但是并非只有现在才这样,基本从唐宋开始,大部分战争对百姓的说辞都是败多胜少。
这是基于统治者的统治目的才形成的局面,第一自然是因为怕功高盖主,你打了大胜仗,民间威望自然会高许多,这般情况统治者自然是不愿意的。
第二,那就是经济问题了,打了败仗才有更多的理由征收更多的税。
现在这情况,不是皇权不稳之时,败仗多一些也是危及不到统治地位的,所以这种压下胜仗消息的事儿,并不少见。
不过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统治者需要立下一个标杆,将打胜仗的人作为标志性人物宣传,其中自然也是有利益考虑的。
比如朱威火烧女真两万人,整个大明没有一处不知道的,那是因为万历想让朱威出头,想让朱威站到前面来抵抗文官集团。
也正是因为宣传的缘故,让躲在深闺之中的朱威的小老婆徐梦瑶,对朱威心生爱慕。
一般情况下,不论大捷还是大败的军报,都不会随街宣扬,因为战争说到底,就是政治的延伸,在没有必要的时候,这种事儿,让老百姓知道的越少越好。
电影电视剧中的那种入城就开始大声呼喊的情况,在历史中很少发生的,除非…是朝堂有意为之。
而今日这般情况,自然也是朱威有意为之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给袁清的选择,加一把火。
叶青死了的消息,胡厉与袁清是刚刚知道的,虽然路线一样,但是叶青是轻装简行,袁清他们则是有数万俘虏拖拉,速度自然不一样。
而叶青着急忙慌回京所为何事,也没有告知袁清,这让袁清心中有了一丝别样的想法,若是自然不会多想,可是朱威告诉他那些话之后,就不由得他不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