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天海精工,股价崩盘前,股价一度超过三十元,短短一年时间跌破每股五元,今年以来差不多都维持在每股八元左右波动。
看着萧良这孙子在港股吃肉,他们的资金没有办法绕过国家的监管南下,内地的科技股不瘟不火,吃不上肉,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温骏要说他们不眼红,不焦急,那是自欺欺人!
他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海外这波科技股行情还会延续多久。
如果说海外科技股行情能延续够久,沪深两市的科技股标的再多一些时间平复,还是有可能带起一波浪潮的;又或者说,只要海外科技股的行情能延续够久,他们可能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塑造一只跟互联网直接挂钩的科技股标的来。
丁文江觉得他的回答,韩家兄弟不会太满意,又看向温骏,问道:“萧良似乎对这波科技股行情并没有太坚定看好啊?至少并不长期看好?”
郑仲湘找萧良谈星视增发的事情,其他人不会硬凑到跟前去,但萧良为了促成星视新一轮的新股增发,最多承诺从现在起锁定对星视的持股六个月不进行减持,这些内容他们还是断断续续听进耳朵里去的。
这说明萧良短时间内,对海外科技股行情还是看好,要不然六个月的锁定期都不会同意延长。
不过,萧良没有完全遂郑仲湘的愿,最多只同意延长六个月的锁定期,说明萧良还是很清楚“涨久必跌”,“跌久必涨”的道理。
温骏微微蹙着眉头,附从丁文江的见解说道:
“不管萧良他这段时间怎么为科技股鼓吹,也不管他怎么为互联网以及信息电子等领域的初创企业鼓吹,我们都应该要注意到八九月份往后,萧良联合鸿臣、盈投以及华茂,实际都在小规模的减持科技股。”
萧良小规模减持,是香港公司蜗巢新技术投资在八月过后,资金就抽调一空,但还需要继续每个月转五千万港元到内地支撑蜗巢科技的运转,他不得不小规模的减持一些短期超涨的科技股套现。
鸿臣、盈投、华茂三家则是遵循既定的操作原则,在股票快速上涨一段时间过后,必然需要进行减持,才能避免股票资产占比长时间超过上限。
小主,
还有就是鸿臣、盈投、华茂都以九月三十日作为财政年度中期结算日;七八九月作为财年第二季度,证券投资操作有很高的浮盈,客观上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减持,给投资人、股东增加中期分红。
鸿臣、盈投以及华茂,不是说看好科技股的涨势,就一定要满仓从头持到尾。
不过,香港一些咨询分析机构不知道,也不会分辨这里面的曲折,只是简单从这段时间爆火科技股的股东变化里,看到萧良与鸿臣、华茂、盈投连续两三个月都在小幅度减持科技股。
而到了温骏这里,他宁可相信香港这些分析机构做出的表面判断,怀疑萧良不仅没有长期看好科技股行情,甚至从八九月份,实际就已经转向保守了,断然不信萧良亲口所说不断从香港公司拿钱,是为了填蜗巢科技这个无底洞。
他甚至将这当成萧良的某种借口。
“看来科技股这个概念,已成鸡肋了!”丁文江颇为惋惜的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