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怪可惜的,可是不打不行啊。”李奇叹道。
“山长,我有一计,也不知行与不行。”张又鸣说道。
两人站在那沙盘前面,指指点点的。
风轻轻吹过海湾,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密密麻麻地停靠着数百艘船只。
这些船只中,隐藏着大批的倭寇,他们虎视眈眈,似乎随时准备接受战争的来临。
因为陆地上的战争结束的太快了,这些倭寇不甘心就这样失败,还在幻想着如何从海湾冲出海去。
碧蓝的海湾里,数百艘船只密密麻麻地停靠着,船上的旗帜飘扬着,却不是和平的象征,而是倭寇嚣张的标记。
这些停留在海上的倭寇人数众多,足有好几千人。
因为倭寇来自不同的海岛,虽然听从白日女的召唤出兵,但都是独立存在,并不会因为白日女的死去而出现指挥失灵的事情。
这也算是这些乌合之众的优势了,任何一个头领的死去,都不会造成他们的指挥失灵,他们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首领,分属不同阵营。
海湾四周早就被绿水书院的士兵的给包围起来,那迫击炮也就位了,只等一声令下,就可以对海湾里的船实施火力覆盖,之所以迟迟不打,凡是心疼那些船。
这些船虽然大小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对于现阶段的绿水书院来说,也是宝贝一般的存在。
然而,倭寇们似乎并不打算束手就擒,他们坚守在船上,准备顽抗到底。
倭寇虽然已经被恐惧和绝望所占据,也知道一旦开战,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他们的首领却大多仍然心存侥幸,认为这大海虽然出不去,但在海湾里绿水书院也不容易轻易歼灭他们,企图通过顽抗来争取一线生机。
海湾里,绿水书院的使者驾着一艘小船,与倭寇成功的接触了,使者带着带着一些特殊的“礼物”——大量的美酒佳肴。
这是招安来了,倭寇大喜,这大明朝对于他们倭寇招安的事没少干。
每次游贼作乱,又或是倭寇入侵,又或是那游牧民族大规模入寇,如果大明打赢了,敌人只要放低姿势,做出所谓的可以接受招安的样子,只要认个错,大明朝那些文人,常常都是以招安匪寇为荣,作出那养虎为患的事情。
小主,
远的不说,就说那闯王、八大王等大大小小的流贼不就是打输了就接受招安,这样一步步的壮大起来的吗。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支使者谈判队伍,每天都给倭寇们送去美酒佳肴,同时还带来了一些“新鲜消息”,显示绿水书院有逐渐撤军的迹像,看来是打算放过他们,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