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中医药调理经期呕吐

经期呕吐

[病案]苏某,一位年仅13岁的女孩,在1981年9月15日首次就诊。她自半年前初潮以来,月经周期为35天,约6至7天干净,月经量适中,呈黯红色且无血块。从第三个月经周期开始,苏某在月经前几天就开始出现呕吐症状,频繁发作,以至于不能正常进食。同时,她的大便呈稀烂状,每天2至3次,伴有里急后重感。

最近三个月,苏某的月经期间呕吐症状愈发严重,甚至吐出了胆汁和血水。她还伴有37.5至38摄氏度的低烧。由于呕吐非常严重,苏某不得不前往医院急诊,接受了输液、镇静和止呕治疗,并接受了胃肠钡餐检查和脑电图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

目前,苏某正处于经期的第三天,呕吐症状仍未得到缓解,导致她无法正常进食。此外,她感到胸胁胀满,口干口渴,即使喝水也会立即呕吐。她的舌质呈现红色,舌苔呈现白色且干燥,脉象呈现弦数。

[治则]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山栀6克,柴胡6克,白芍6克,茯苓12克,法半夏9克,竹茹9克,柿蒂9克,丹皮9克,当归9克。在服用这些草药的同时,医生还建议患者采用手指按压两内关穴的方法来缓解不适。

患者在服用了两剂草药后,呕吐症状明显减轻,能够进食少量的半流质食物。然而,患者仍伴有发热症状,因此医生对草药方剂进行了调整,改为:麦冬15克,茯苓15克,熟地12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10克,柴胡6克。

患者服用了三剂这种新草药方剂后,月经已恢复正常,精神状况也明显好转,呕吐症状完全消失。随后,医生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的方式进行调理,患者在10月份的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色正常,无呕吐现象。为了巩固疗效,11月份起,患者在每次月经前一周便开始服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在随后的追访中,患者并未出现经期呕吐复发的现象。

[评析]经期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与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冲脉隶属于阳明,起于胞中,与经潮时冲脉之气的盛衰有直接关系。当经潮时冲脉之气盛,其气上逆犯胃,胃气不降则引发呕吐。此外,肝藏血主疏泄,若肝失条达,横逆犯脾,会影响胃的受纳功能,从而导致呕吐。

在患者的个案中,她正值月经初发,脏腑气血盛衰尚未平衡。由于肝阳偏盛,肝木克脾,导致便烂一日2~3次,并影响胃的受纳功能,引发呕吐。针对这一状况,医生为她制定了丹栀逍遥散加减的方案,并辅以法半夏、竹茹、柿蒂等和胃止呕药物,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调整,确保药物的疗效充分发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缓解,便烂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显着改善。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经期呕吐与肝、脾、胃的功能失衡密切相关。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以及法半夏、竹茹、柿蒂等药物,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并提高了生活质量。这一案例表明,中医治疗经期呕吐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