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老庄之学

世上的一切本没有差别,只是圣人的出现,给这个世界创造了高低、贵贱、贫富、上下的观念与规则。从此之后,士子执着于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百姓执着跳出既定的牢笼;商人逐利而走,无视国法纲常。

总的来说,孔子的儒学与老子道家学说,都主张教化万民,只不过二人的侧重不同。孔子的格局很大,立意就是为了天下黎民,达者兼济天下;老子的境界很高,虽是不为,却无所不为,强调自由自在,顺其自然。

孔子讲的智慧是讲给百分之九十七的人听,而老子的智慧讲给百分之三的人听。

许多人都可以听懂孔子讲的。是因为孔子讲的是显而易见的东西,侧重于讲述人生智慧,是一位教育家;而大多数人对于老子的讲的东西大多听不懂。

那是因为老子境界太高,讲的是道法自然,讲的是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是一位哲学家。

两人的智慧虽然看似对立,但却是一深一浅,一有一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对立而又统一。

看着手中的手中的几本本道家着作,刘卓扭头看看了屋内,不由的眼含笑意。

前世在上高中的时候,刘卓才接触到唯物论、辩证法、以及认识论。由于这些哲学知识枯燥无味,加之对其不太感兴趣,学习起来简直就是枯燥无味,生不如死。

如今翻读道家经典,对其却实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刘卓以往对于人生、社会、国家等的理解也就几句。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日中则昃,乐极生悲,月满则亏,周而复始。多次翻阅后,又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体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意思也就是,道的运行规律、轨迹,就是反;道在柔弱的状态下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万事万物来自于有,有来自无。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首先,大道对于一切的事物都有着反向的作用。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越想追求强大,就必须先从弱小做起。

其次,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对立统一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当事物发展到了极致的时候,必然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在某个临界点回到原本的属性。比如太阳东升西落的过程,先弱后强,在午时达到最强,然后再返回。还有人的生老病死亦然。

最后,道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天下万物的生长也是如此,对于可见的、不可见的,有形的、无形的因素也要足够的重视。

道的常态是“守弱”,柔弱。柔,就是不强硬,弱,就是不强势。即弱者道之用。

只要永远谦卑、守弱、处低,适可而止,不急躁、不冒进、不心急,遵循大道的方法和规则行事,便可以润物无声,不留痕迹。

短短的十多个字,不仅阐明了道的运行规律,同时也是对人生、社会、朝代、国家运行轨迹和规律的完美诠释。

大明王朝两百五十多年的国祚,似乎也恰恰的证明这一点。在太祖时期建立大明朝,经太宗、仁宗、宣宗,国力达到鼎盛时期。随后便一直在走下坡路,即便出现了几位有为的皇帝,依旧没法挽救日益衰微的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