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在《吕梁洪修造记录》中记载:“使船往来无虚日,民船、贾舶多不可籍数,率此焉道,此其喉襟最要地也。”
明末陈仁锡在《重建徐州洪神庙记》中提到:“凡四方朝贡转漕及商旅经营者,率由是道。”
朝鲜人崔溥在《漂海录》中称:“江以北,若扬州、淮安,及淮河以北,若徐州、济宁、临清,繁华丰阜,无异江南。”
泇河开通之后,运河东移,徐州的经济迅速萧条。接着,大量的商贾、舟车涌向邳州。可谓是,盛也运河,衰也运河。
运河改道后,有文献记载了徐州的衰落。
“在通衢街道数条,人眼尚而稀疏,贸易亦皆冷淡。”
“自通泇后,军民二运,俱不复经。商贾散徙,丼邑萧条,全不似一都会矣。”
邳州州城位于黄河的北岸,为了避免来回折腾,刘卓并未带队入城,只是在在对岸的客栈停留了几日。在此期间,刘卓带着部分人手打探了邳州境内的状况。
因城外的许多贼匪都在城中安插有眼线,贸然派出人手留在邳州必定会遭到当地势力的针对。谨慎起见,刘卓决定南下之行结束后再做决定。
在黄河南岸的客栈待了几天后,刘卓一行人沿着黄河继续向南走。
不过六七日的功夫,众人就来到了淮安府城。
淮安的位置很特殊,除了山阳县衙、淮安府衙外,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都设置在了淮安。淮安甚至被西洋人称为中国的第八大城市。
明初,淮安侯、淮安卫指挥使华云龙看中了城中心地带的淮安府署,仗势占用。洪武三年,新任淮安知府姚斌只得选中现址改建为府署。
前世,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的淮安府署,是国内仅存的两座府衙之一,而另一座是河南南阳府衙。
此外,朝廷在淮安府设置了三卫,即淮安卫、大河卫、邳州卫。明朝的军制,一百二十人成为百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卫大概有五千六百人。
根据朝廷在各省各府设置的卫所规律,普通的府压根不会设置一卫,只有数个府才会设置一卫。在淮安府设三卫,由此可见,朝廷对于漕运、河务、盐业的重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此之外,淮安卫与大河卫直接隶属于南京的中军都督府,品级上高于其他的卫指挥使司。
与其他卫所不同的是,两个卫所的官兵还承担着漕运的任务,有数百艘的漕船,年运漕粮十万石。
“这山阳城确实比济南热闹多了。”望着淮河上不断来往的民船贾舶,苏若莹由衷感慨道。
“这是由县城的自身地理位置决定的,羡慕不来。”刘卓轻笑了一声,继续说道。
“大运河运河将我朝境内的长江、淮河、黄河等区域连接起来,各地粮食、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运河、河道运往各处。大运河将大明朝大半数以上的物力调动了起来,实乃我朝的命脉。”
“除了南方的几个省份、西部的一些州府,运河确实是做到了贯通南北。比如,江西、湖广、浙江的粮食运到此处,要卸粮入仓。其他州府的粮食到了淮安,也得停泊稽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