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瓒捋须而笑,心知袁世振之意,在于争权亦需天时地利。
此刻显露锋芒,无异于自曝其短。
应待新政推行遇阻,再行发难,届时,五城兵马司之人自难逃其彀中。
“即便彼等建功,亦不足虑。大明疆域辽阔,乡官之需,非五城兵马司所能独撑,即便加上南京,亦是杯水车薪。”
黄克瓒胸有成竹,言辞间透露着对未来的筹谋。
话锋一转,黄克瓒又提及兵器之困:“实乃棘手。”
袁世振闻言,面露疑惑,黄克瓒苦笑解释:“年前,工部、兵部已清算旧账,发现库中空虚,形同虚设。即便有存,亦需优先供应辽东与陛下新军。”
“陛下虽令宫中收购……呃,抢购西山、石景山矿藏,煤铁理应充裕。”
袁世振欲言又止,随即改口,“然铁课既定,增购仍需向石景厂购之,耗资不菲。”
黄克瓒无奈摇头,道出宫廷经济的奥秘:“宫有制经济,公私分明。国帑为公,内帑为私,石景山矿场既入内帑,朝廷若用,亦需付费。”
此言一出,二人相视苦笑。
"铁课停滞不前?内廷接管后,石景厂产量竟未见涨?"
袁世振闻言,眉头不禁紧锁成川。
国帑私帑,界限分明,此理他心知肚明。若非万不得已,他岂愿朝廷向龙藏深处伸手,侵扰皇室内帑之清净?
毕竟,若朝廷能轻易取之于内帑,皇帝亦能轻易掠之于国帑,此非长久之计。
大明虽时有赖内帑解困,然皆因国赋不敷,户部循章上书,皇帝方忍痛割爱,从内库涓涓细流中析出银两。
忆往昔,圣上慷慨解囊,却换来户部架构之变,度支司应运而生,内廷之手悄然探入财政审计之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课虽有增,然需铁之处更甚往昔。" 黄克瓒无奈地摊手,言语间尽显疲惫。
"辽东劲旅、京城新锐,皆嗷嗷待哺于兵器;孙承宗、左光斗等屯田兴农,亦亟需农具之助。石景厂订单堆积如山,已排至六月之后。"
言罢,他轻抚账簿,物资清单跃然眼前,铁料之困,一目了然。
"石景铁矿,出矿即熔,转瞬成器,京城市面上铁料稀缺,几无余货。"
黄克瓒补充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袁世振闻言,头皮发麻,昔日朝廷购铁,尚能市面寻觅,买办奔波,虽有利益纠葛,尚能维持供需。
而今,皇帝掌矿,铁料却依旧难求,仿佛一切如故。
"更兼兵部已退居幕后,仅余监督之责。"
黄克瓒再添冷水,道出另一隐忧。
石景、西山两厂崛起,工匠被抽调一空,兵部亦需向石景厂下单求兵刃,此乃皇帝新令,工部、兵部皆成监督者,生产大权旁落。
"若无现货,唯有等待或自备铁料,求助于石景厂。"
黄克瓒望着愁眉不展的袁世振,提出建议,"我且为你书一信,携银并此信,往石景厂龙基商号寻赵管事,或可解你燃眉之急。"
袁世振闻言,沉重颔首,似乎已预见前路之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