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咨询农产品保鲜技术的问题。
技术人员给他介绍了一些新的保鲜方法和设备,但价格都比较昂贵。
回到村里,王大山把情况跟大家说了。
“乡亲们,改善交通和引进保鲜设备都需要钱,我们得一起想办法。”
王大山看着大家,“我想了个办法,咱们可以搞一个村民集资,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把这个难关渡过去。”
村民们听了,纷纷表示支持。
一位大爷说:“王支书,我们相信你,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都想让村子越来越好。”
在王大山的组织下,村民们开始踊跃集资。
有的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有的主动参与到村里的一些义务劳动中,以工代资。
王大山自己也带头拿出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集资这件事。
村里有个叫李二虎的年轻人,就有些不情愿。
他找到王大山说:“王支书,我知道你是为了村子好,但我这钱是准备娶媳妇用的,一下子都拿出来,我媳妇咋办?”
王大山拍了拍他的肩膀:“二虎啊,我知道你的难处。但咱们村子发展好了,你以后娶媳妇不就更容易了吗?咱们这是为了长远打算。”
李二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拿出一部分钱来支持村里的项目。
在筹集资金的同时,王大山也没有忘记对村民的培训。
他邀请了城里的设计师来给手工艺人们讲解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还请了农业专家来给村民们传授新的种植和加工技术。
“大家要认真学,这些都是能让我们村子更上一层楼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