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珍馐佳肴摆满桌案,酒香四溢。
杨业端坐主位,举杯向孙策道:
小主,
“想当年,令尊孙坚将军纵横沙场,其武勇之名威震四方,乃当世豪杰。”
“今日见伯符,亦是英姿飒爽,果敢坚毅,真有乃父之风啊!”
孙策起身,恭敬地回应:
“司空谬赞,家父之事,策年幼时亦有所闻,只叹未能亲见其巅峰之姿。”
“没想到司空至今还记得家父,策感激涕零。”
杨业微微仰头,似是陷入回忆:
“孙坚将军讨董卓、战刘表,每一战皆惊心动魄。”
“其忠勇爱国之心,令人钦佩。”
“今伯符能承继父志,顺应大势,此等胸怀与远见,更为难得。”
孙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父亲的思念与自豪,亦有对未来在杨业麾下效力的忐忑与期待。
他再次举杯:“司空之恩,策必以死相报。自今日起,孙策愿在司空麾下,为平定天下竭尽所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业大笑,与孙策同饮此杯:
“有伯符相助,何愁乱世不平?我等当齐心协力,共创太平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不负天下人之望。”
众将见此情形,亦纷纷举杯,高呼效忠。
一时间,宴会厅内气氛热烈而和谐。
自孙策率部投诚后,杨业在江淮之地的威望如日中天。
欲成大业,不仅需兵强马壮,更需贤才辅佐。
于是,杨业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名士,决意广纳贤才,充实己方阵营。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氏。
其自幼聪慧,熟读兵书,心怀壮志,且精通音律,才貌双全,在江淮一带声名远扬。
杨业听闻其名,便亲自登门拜访。
周瑜见杨业诚心相邀,且观其胸怀天下,礼贤下士,心中颇为所动。
一番交谈后,周瑜深感杨业乃明主可依,遂欣然应允,愿为其效力。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他为人豪爽,性好施与,家富于财,却不慕荣华,常散财以济穷困,结交豪杰。
杨业闻其高义,遣人送去厚礼并书信一封,诚挚相邀。
鲁肃阅信后,思索良久。
他见杨业势力渐强,又有平定乱世之志,料定其必成大业,于是决定出山相助。
杨业得此二人,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