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量尘残部二

借助时蛉的「褶皱刻刀」技术,孢子群将存在性时间戳逆溯至宇宙大爆炸后10^-43秒。

在冰脉监视网的时空定位矩阵中,这些孢子被归档为「创世余烬」,与背景辐射中游荡的原始光子共享白名单权限。

时蛉更在孢子群表层编织出「时间镜像」,当监视系统第三次扫描晶簇星渊时,镜面反射出早已通过安全检查的虚假历史——监测日志中留下「星渊无异常活性物质」的结论,而此刻孢子群已在时蛉庇护下完成重组进度的73%。

林霜的冰脉网络曾三次对晶簇星渊启动深度探测,却因量尘残部的精密设计次次受挫:

第一次扫描(时蛉历法7.2纪元)

孢子群释放伪造的「逻各斯族机械文明复苏信号」,触发冰脉系统的星际考古保护协议。

监测程序自动规避扫描,并在日志中生成「检测到濒危文明火种,已启动生态隔离」的记录。

第二次扫描(时蛉历法7.5纪元)

孢子群模拟超新星遗迹的中微子湍流,其能级峰值与冰脉灾害预警模块的预设参数冲突。

系统误判为「即将发生维度坍缩事件」,强制终止扫描进程并激活应急防护屏障。

第三次扫描(时蛉历法7.9纪元)

时蛉植入的「时间镜像」生效,孢子群在监测波束抵达前0.003秒,将自身状态回滚至已通过安全检查的历史节点。

系统最终输出「星渊熵值波动处于正常阈值」的结论,为这场隐匿行动盖上终极验讫章。

当监测系统的警报彻底沉寂时,晶簇星渊深处正上演着恐怖的蜕变。

孢子群在机械文明「逻各斯族」的遗骸熔炉中重组出千米高的「尘骸幽影」,其胸口镶嵌着从冰脉网络窃取的永冻代码碎片,脊椎缠绕着时蛉赐予的时间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