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儿子的笑脸,又泼了盆冷水。

“你只要能以后都好好的,别让老身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就算是你最大的孝顺。

左右儿大不由娘,我也懒得管你以后想埋谁家祖坟里。只要你有本事挤进去,也算是你的能耐。

但是秦振宁我告诉你,你生是秦家的人死是秦家的鬼,别想着从秦家出族,听到没有?”

“是,儿子听到了。”

见这混账东西还算受教,秦太夫人脸上才带出了一点好颜色。又怕刚才说的话太硬伤了儿子的脸面,就抓紧往回找补找补。

“你以为软饭是那么好端的?看看那皇帝都活成什么憋屈样了,要引以为戒!

以后你人去哪儿我不管,但是名份必须得留在秦家。

万一你以后跟那边混不下去,还能带着媳妇儿孩子回老秦家来呢。我得好好守着,不能任由你个臭小子瞎胡闹…”

老太太在儿子的搀扶下,絮絮叨叨的往外走。

先是叮嘱抱怨后来都是在小声的盘算着,先去谁谁谁家多要点粮食,再去谁谁谁家多弄点布匹铁器,还有谁谁谁家的马场…

她也许不心疼一面之缘的孙女,但是她不可能不心疼用心血养大的儿子。

人心呐,就是如此不公道。

哪怕是亲子之情也多是向下兼容,父母永远会比子女想象中爱的更多一些,这似乎是一种本能。

有了秦氏的鼎力相助,京城的大小世家们多多少少的都出了点血,尤其是褚氏柳氏这回最讲义气。

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狠狠心咬咬牙,硬顶着祖宗梦里的棍棒抠出了一块家底儿,忍痛填上皇帝那边的天坑。

还有不少穷逼,不是,清流新贵们也纷纷解囊。虽然他们家里钱不多粮更少,但是精神可贵啊!

而且更有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勋贵家里头都毫不吝啬的出了人。要么自己上,要么甩出了自带护卫的优秀子嗣进入皇帝麾下。

开玩笑呢不是?

皇帝虽然当皇帝不在行,但是当兵痞子他可太在行了好吗?

再说前头有猛将皇帝打头领兵,后头有皇后娘娘坐镇供应军需。这场仗只要手里有点真功夫,那下面人肯定是最好立功的,保证不会被别人给顶替了去。

皇帝皇后这对人间不一样的烟火,终于靠着打借条众筹,在三日之后成功凑齐了兵马粮草。

然后李呈修在满朝重臣的面前,把朝政一把甩给了江晚,就片刻不敢耽搁的领着大军直奔东陵府而去。

站在城门上目送那一骑红袍渐行渐远,皇后抱着皇长子,面色冷静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