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后,纷纷振奋起来,士气高昂地回应道:“愿追随将军,共赴沙场!”
然而,事实上,英布虽然勇猛无畏,但却缺乏智谋,仅仅擅长猛冲猛打、凶狠杀戮。
这样的特点使得他更适合担任冲锋陷阵的前锋大将,而非掌控全局的王侯或出谋划策的军师。
果不其然,正如薛公所预料的那样,英布首先率军攻打荆国(现今江苏苏州市)。
荆王刘贾无力抵抗,只得匆忙逃离,最终在富陵(位于江苏洪泽县西北)丧命。
英布收编了刘贾的军队,率领他们渡过淮河去攻打楚国。
楚王把他的军队分成三支,想要让这三支军队相互成为犄角之势来对抗英布。
其中两支军队分别在徐县和僮县与英布的军队交战。
这时,有人劝说楚国的将军:“英布善于用兵,他的士兵一直都对他非常敬畏。
而且根据兵法所说,诸侯的军队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因为留恋故土、怀念安宁,往往容易失败离散。
现在您把军队分为三支,如果敌人攻破了其中一支军队,那么剩下的两支军队就会逃跑失散,不会互相救援。”
但是楚国的将领没有采纳这个建议。结果,英布打败了其中一支军队之后,其余的两支军队果然如所料地逃跑失散了,三支军队之间互不救援。
固执己见乃是行军打仗的大忌,难道楚国的将领不知道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因为太过固执而导致失败的吗?
难道他们不知道汉高祖刘邦曾经因为没有听从谋士娄敬的建议差点在白登山丧命吗?
如果楚国的将领不能以前人的经验教训为借鉴,那么必然会重蹈覆辙。
小主,
此时,英布率领着他的军队一路向西行进,最终与刘邦的大军在蕲(今安徽迁县东南)西相遇,并在甄(今安徽宿县南)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由于英布军兵强马壮、将领勇猛,刘邦亲自登上庸城观察敌军情况,发现英布所布置的阵法非常类似于当年项羽所用的阵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怒之情。
刘邦远远地对着英布喊道:“我们之间原本有着良好的关系,你为什么要背叛我呢?这究竟有何必要?”
英布则毫不畏惧地回应道:“我只是想要当皇帝罢了!”
真是虎死余威在啊!
尽管项羽已经死去多年,但刘邦见到他曾经的战阵时,心中仍然充满了愤恨。
刘邦痛恨项羽那与生俱来的神力,更痛恨他拼死追击自己时的情景,仿佛当年被追击时的狼狈再次浮现在脑海中。
刘邦怒不可遏地破口大骂,随后驱使着庞大的军马展开掩杀。
英布的军队阵脚大乱,无法抵挡汉军的冲击。英布军无奈之下只得渡过淮河,但汉军却毫不留情地乘胜追击。
英布军在逃亡途中多次被迫停下来与刘邦的军队交战,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只能继续逃窜。
最终,英布仅带着几百名残兵败将逃到了长江以南。
刘邦虽然成功地击破了英布的战阵,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他自己却不幸被流矢击中。
这一箭原本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但由于刘邦已经年老体弱,身体状况不佳,再加上路途颠簸和情绪激动,导致伤口恶化,最终引发了致命的后果。
古代智者曾说过:“凡持剑者,必将死于剑下。”这句话似乎成为了一种宿命,大汉开国时期的武将们纷纷遭到诛杀,而刘邦本人也因为征讨英布而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韩信、彭越、英布等开国大将都死于兵刃之下,尽管他们并非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牺牲。
英布曾是长沙王吴芮的女婿,吴芮去世后,他的儿子吴臣继承了长沙王的爵位。
长沙王派人告诉英布,表示愿意协助他逃往越国避难。
英布轻信了吴臣的话,一路向南逃窜,最终在兹乡(今江西波阳县西北)被番阳人所杀。
刘仲的儿子刘濞在此次对英布作战中表现得异常勇猛,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每次都冲在最前面。
由于刘濞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和巨大贡献,刘邦在英布兵败被诛杀后,决定分封刘濞为吴王,并让他镇守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