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的城门,如同一个未解的谜团,紧闭不开,让人猜不透里面的意图。是坚守抵抗,还是犹豫不决,亦或是另有打算,这一切都藏在厚重的城门之后,让人无从知晓。
士武将军站在军阵之前,目光穿透城池的防御,直视那紧闭的城门。他脸上没有丝毫的焦躁与不安,反而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他知道,郡城内的守将和官员,此刻必定在激烈地讨论着未来的去向,权衡着利弊得失。
理智与智慧最终会战胜固执与恐惧。他相信郡城的人们,在深思熟虑之后,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于是,士武下令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并不急于攻城,而是派出使者,携带书信,向郡城内的守将传达和平的意愿,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去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战局的压迫下,吴郡陷入了左右夹击的困境。北有强敌虎视眈眈,南有劲旅步步紧逼,吴郡的守军和百姓无不感到形势严峻,人心惶惶。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吴郡的守将们在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吴郡太守府内,气氛紧张而沉重。许贡太守坐在上首,脸色严峻,他的目光在厅内众人身上扫过。厅中的官员和将领们,或是低头沉思,或是面面相觑,都显露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
吴郡太守许贡沉声开口:“诸位,如今大军压境,形势危急。我们必须做出决断,是坚守城池,还是开城投诚士徽将军,请大家各抒己见。”
赵司马有些犹豫:“太守,我军虽勇,但面对士徽将军的雄师,恐怕难以持久。若战,只怕百姓遭殃;若降,又恐损及我等名节。”
小主,
李参军补充道:“名节固然重要,但百姓的生命更为可贵。士徽将军素有仁德,若我们投诚,或许能保全郡内百姓不受战火蹂躏。”
张都尉激动地反驳:“参军此言差矣!我等受朝廷之恩,怎能轻易降敌?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扞卫吴郡的尊严!”
王县令冷静的说道:“都尉忠勇可嘉,但不可不虑实际情况。若城破,不仅百姓遭难,吴郡也将化为焦土。投诚,或许是我们目前最明智的选择。”
许贡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各位的担忧和忠心,我都明白。但作为吴郡的父母官,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百姓的安危。若能通过投诚避免一场血战,保全郡内安宁,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赵司马点头赞同:“太守所言极是,我们应以大局为重。不过,投诚之前,我们是否应与士徽将军商谈条件,确保吴郡百姓和官员的安全?”
许贡点头:“赵司马所言甚是。我会亲自修书一封,表达我们的归顺之意,并派出使者与士徽将军商谈。希望他能接受我们的诚意,善待吴郡。”
众官员齐声应诺,虽然心中各有不舍,但为了吴郡的未来,他们最终选择了共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