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华的心中仿佛被重锤击中!
荀子,那可是孔孟之后的泰山北斗,儒家第一人!
只听王守仁继续激情澎湃地说:“董仲舒!”
“……”
王守仁的情绪越发高涨,他兴奋得浑身颤抖,继续高声说:“程颐……”
“程……程夫子……你……你要说什么?”王华的心中愈发不安,如同走钢丝般惊心动魄。
这时,王守仁抬头,双手背在身后,他的喜悦渐渐收敛,眼神变得深邃,仿佛看透了历史的迷雾,他坚定地接着说:“朱熹!”
“朱熹?”王华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陆九渊!”
又一位圣贤,王守仁口中的名字,无一不是千年的智慧化身。
王守仁的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他直视着父亲,语气坚决地道:“他们都错了,大错特错。儒家诸派以诠释孔孟为名,流传至今。然而,孔孟之学的真谛,又有几人能真正领悟?千年以来,无数的经文注释将论语的篇章编织成浩瀚的学问海洋,无数儒生穷尽一生,却依然找不到窥见真理的途径。”
王华捂住胸口,身体摇摇欲坠,嘴唇颤抖不已:“你……你……你不再是我的儿子……”
他口中的话语,犹如一把锋利的剑,直指儒家教条的核心。
王守仁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狂热中,他的面容肃穆,语气铿锵:“真正的智慧,大道至简。孔子所说的仁爱,不过是仁爱的本身,无需多余的诠释;孔子所说的仁政,也无需繁复的解读。仁爱、仁政,即是智慧,既已领悟,便当付诸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真谛!”
“胡说,你胡说!”王华激动地怒吼,脸色苍白,几乎站立不稳,他怒目圆睁,用力跺脚,泪水浸湿了衣襟:“你不是我儿子,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你疯了吗?”
而王守仁却目光坚定,如同勇士面对挑战:“我没有胡说,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于是关中定。这三章约法,百姓皆知,何须繁琐?可如今,律法名目繁多,大明律和大诰繁杂无比,结果却是官民皆懵懂,官员随意捏造律令,百姓更是一无所知,任人宰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律法的精髓,其实不过寥寥数语,清晰如镜,让执法者一目了然,罪行立判。越简明,越能让百姓如数家珍,辨识律法边界,人人皆知,人人皆可质疑。如此,方能确保天下之公正无懈可击。但若律条繁如星辰,百姓如坠云雾,官员亦难以辨识,那堆积如山的律条,反而变成了束缚和压榨百姓的枷锁!”
“大道至简,孔子与孟子之教,不过是秉持仁爱之心,勤学不辍。然而,今时今日……父亲,您潜心苦读数载,敢说已洞悉圣人之大道乎?”
“……”
儿子的一问,令王华心头一震。
身为状元,身居詹事府少詹事之位,他是大明屈指可数的学术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