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再起刀兵(四)

一梦维艰 天朝圥忈 2156 字 15天前

波涛汹涌的堑江从冀北大军前锋的面前奔涌而过,湍急的江水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暴响,此时已经是夜幕时分,昏暗的江水翻滚向东,就仿佛一条狂暴的巨龙,让人观之惊惧。

赵沓骑在一匹黑色的雄壮战马上,头戴铁盔,身披铁甲,手握马缰,一副倨傲模样,一双三角眼中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精光,盯着正在登船的冀北军前锋大军,全身都带着一股傲视天下的气势。

他是冀北军此次南征的统帅赵林的侄子,二十六岁的年纪正是锐意进取之时,一身武艺非凡,自视甚高,自幼善于骑射,是远近闻名的骁将,这次南征赵林与让他建功,于是特意在雍侯赵猛面前保举他为先锋大将,想凭此让其立下大功,而晋身冀北的高层之列。

赵沓统领七万大军为前锋,浩浩荡荡杀奔堑江北岸而来,他派出斥候对南岸的朝廷军队进行打探,得知南岸防守严密,朝廷又由新女皇亲统大军前来支援,已经抵达距淮北大营之南百里之地,前锋已经抵达淮北大营,其统帅为号称天明帝国第一武将的霍清明。

赵沓虽然自傲,但是并不是傻瓜,对方目前淮北大营已经集结了十万大军,较之自己的前锋已是占据人数上的优势,虽然自己一方有上百艘战船辅助渡江,朝廷无法阻挡,但是一旦登岸,对方凭借人数优势还是可以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威胁。

可是如果就这样止步不前,不但被人耻笑自己胆小如鼠,也会让自己的叔父赵林对自己失望透顶,说不定还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让叔父在伯父赵猛的面前受到斥责,毕竟自己可是叔父一力保举的。

可就在他苦心思虑如何破敌之际,却有人报说是江对岸朝廷大军中一名军官前来投奔,赵沓将信将疑命人将那名军官传来相见。待那军官见了赵沓却是双膝跪地声泪俱下,言道他乃是陆明义军中押粮官,霍清明自从来到淮北大营便自持武艺过人,不将陆明义放在眼中,于是二人多有嫌隙,霍清明气恼之下便带兵离开淮北大营往西十里另寻他处下寨去了。

自己今日奉命前去送粮,不料霍清明以粮食短缺为由,要将他斩首示众,是手下军官们以押粮官乃是陆明义之部下,不宜擅自斩杀为由才将其救下,只是霍清明依然不依不饶,将他打了五十军棍,并看押营中,要待来日质问陆明义后再做处置。

这押粮官怕性命不保,连夜逃出大营,偷渡堑江前来投奔冀北军,赵沓听罢心中大喜,但旋即便又生疑惑,于是问道:“你既然逃得性命,如何不回陆明义身边去,逃到我这里作甚?”

那押粮官一脸悲戚之色,跪地痛哭答道:“大人将军有所不知,小人并不受陆明义的待见,随其数年也只混的一个押粮官的职位,之前由于堑江地区气候潮湿,大军粮草曾因受潮而霉变,陆明义便要杀我,只是看大战将至,我对粮草之事尚且熟悉,若换了旁人,怕是一时之间难以应付,只打三十军棍了事。

此番我又得罪了霍清明,那霍清明嚣张跋扈,陆明义尚且惧之,岂会因为我而得罪与他,故而小人若是逃回去也是必死无疑的结局啊,所以小人才冒死前来投奔将军,望将军收留,小人有淮北大营的布防图,并军需粮草的文册在此,送与将军,权当晋见之礼!”

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张布防图及一卷文册,待赵沓看时只见上面淮北大营的各种布防均绘于其上,只是渡江时被江水打湿,很多要紧的地方已经无法辨认,再打开那粮草文卷看时,也是同样模糊了字迹。

赵沓看罢多时向那押粮官问道:“你这图卷均已被江水打湿,无法辨认,如何证明真伪,你莫不是陆明义派来的奸细,赚我过江之后设计图我不成?”

那押粮官听罢赵沓之言,解开身上袍服,袒胸露背让赵沓观看,赵沓观之,只见此人身上数十道棍痕清晰可见,后背皮肉外翻,殷红渗血,乃是真真实实被军棍所伤,那新伤之下隐约有旧伤尚未痊愈,黑色的血痂被打的崩裂开来,暗红的血液尚自向外点点流淌,看得人心惊肉跳。

赵沓看罢,方才相信此人所言非虚,那押粮官又说可以亲自带领冀北大军前往淮北大营偷袭,他在此多年,对淮北大营的情况了如指掌,有他为向导,定可一举攻破淮北大营,届时他也可报被辱之仇。

赵沓听罢大喜,若是得此人相助,何愁江北大营不破,于是赵沓决定趁夜渡江,抢下对方以为屏障的淮北大营,那自己就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不但加官进爵有望,就算是位列冀北政事阁成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