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南洋血泪

无论是在哪个阶段,华人都遭到针对,又因靠自身努力积累的财富而被觊觎,处境十分艰难。

随着共和国的建立,特别是在“东方战争”之后,华夏百姓的国民意识日益提高,归属感和自豪感也逐渐扩及海外。

在这种情况下,加之华夏当局多次重申要保护华侨利益,旅居“南洋”的华人们,生存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

相应的,许多西方殖民者也调整了对华裔的态度,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这就导致了悲剧仍在上演。

1912年的5、6月间,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多个地方,发生了一场骇人的排华浪潮。

一些本地土着中的流氓、恶棍,因嫉妒且垂涎于华侨通过辛苦劳作而积攒的财富,便公然进行结伙抢劫。

随后在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挑唆下,在荷兰统治者的纵容下,事态开始持续发酵,逐渐升级成为族群层面的大规模冲突,引发了一场恶性的排华事件。

其中事发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当地众多华侨的财物遭到劫掠,房屋店铺被焚毁,甚至还发生了许多起虐待和屠戮的惨案。

事件的消息传到华夏国内,立刻引发了强烈的反应。

华夏当局除了对此次暴行进行了公开的强烈谴责,还通过外交渠道屡次向荷兰政府递交抗议。

并且要求荷方对此事件进行彻查,务必严惩施暴者和相关责任人,还受害者以公道,并且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切实保护华侨权益,以及进行赔偿和道歉,等等。

然而,荷兰当局对此的态度,却只是表面应承,实际则是搪塞拖延,甚至在指示当地尽快清理痕迹后,转而开始了各种狡辩和拒不承认。

如此一来二去,华夏方面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殆尽,最终不得不做出决定,要对此次事件展开自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