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初,在短短一周之内,欧洲对抗已久的两大集团中的各国,纷纷开始了总动员并向敌对国家宣战,一场世界大战的序幕就此揭开。
战争爆发之后,交战双方除了按照各自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调兵遣将,还为了增加己方获胜的砝码,皆不遗余力的展开了外交上的努力。 修罗丹帝王腾莫湘
这样做的目标无非就是两个,一是分化敌方阵营,二是拉拢中立国家偏向己方。
对于前者,协约国集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成功的“策反”了同盟国集团中的意大利王国,先是在战争初期保持了中立,后来干脆倒戈加入协约国阵营参战。
至于后者,则似乎是同盟国集团占得了先机,他们相继诱使一度摇摆不定的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先后加入了同盟国阵营,给东线战场的敌人沙俄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然而交战双方都很清楚的是,在所有尚保持中立的国家当中,最值得不懈努力去争取的目标,是两个大国,一是美国,另一个就是华夏。
对于交战双方来说,这两个国家都具备着影响战争走势的实力,必须全力以赴的力争将其拉拢到己方这边来,即使做不到,也要想尽办法不让其倒向敌方。
而且从外界看来,华美两国之间还一直保持着松散的结盟关系,似乎只要能够说服其中的一个,就很可能把另一个也捆绑过来。
事实上,根据华美之间最新修订的《太平洋条约》,两国中的任何一方是不必一定追随另一方加入战争的。
但是双方皆有在准备发动或加入战争前,及时向另一方进行详细通报和协调的义务。
若接到通报的一方,经过协商仍决定不准备参战,也是可以选择保持善意的中立,置身事外的。
由此可见,华美作为太平洋地区的两个快速发展中的大国,彼此皆希望能够在贸易和外交等方面互相借力,同时避免走向对抗。
但两国又由于各自的地缘环境不同,不愿进行过度的绑定,能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需要时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就足够了。
因此《太平洋条约》实际上是华美两国间,一个涉及广泛的,确立双方友好关系的合作性质协定。
通过条约,两国除了明确彼此关系外,更多的是借助其中涵盖诸多领域的条款内容,展开全面合作,以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