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北京市—王姓、张姓、李姓

王姓

一、起源

1. 源出姬姓

-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 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公高后裔毕万在春秋时期从毕国出奔晋,为大夫,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分晋,毕万后代魏文侯魏斯建立魏国,后被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便以王作为姓氏。

- 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也以王为姓。

2. 源出子姓

-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其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

3. 源出妫姓

- 公元前 404 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升、桓、轸。升之子田安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济北王,西楚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纪念这一时辉煌,改姓王姓,为河南王氏。

4. 少数民族改姓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汉化改革,将鲜卑族的可频氏改为王姓。

- 隋唐时期,羌族、匈奴、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融合过程中,也有许多改为王姓。

二、变迁

1. 先秦时期

- 王姓主要活动在河南洛阳、卫辉,山西芮城等地。

2. 秦汉时期

- 王姓在北方地区的分布逐渐扩大,如山东、河北、陕西等地。秦朝末年,王离之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居琅琊(今山东临沂),成为琅琊王氏的始祖。王离之弟王威仍居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太原王氏始祖。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成为名门望族,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大批南迁,王导、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史称“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家族在东晋时期达到鼎盛,涌现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等文化名人。

- 同时,太原王氏也在北方地区保持着较高的地位,如北魏名臣王思政等。

4. 隋唐时期

- 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士族势力逐渐衰落,但王姓依然是大姓之一。

- 唐朝时期,王姓人物众多,如王勃、王维、王昌龄等文学家,王孝杰等名将。

5. 宋元明清时期

- 王姓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且不断繁衍发展。

- 宋朝时期,三槐王氏崛起,以王祜为始祖。王祜在庭院中种了三棵槐树,预言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位至宰相,三槐王氏成为北宋时期的名门望族。

- 明清时期,王姓人口进一步增长,在商业、文化等领域也有不少杰出人物。如王阳明是明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三、在北京的分布

1. 历史上的分布

- 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吸引了各地的王姓人士前来。在辽代,一些王姓官员可能随着朝廷的迁徙来到北京。金代,王姓在中都(今北京)也有一定的分布。

- 元代,随着蒙古族的统治,一些蒙古族、色目人改姓王,也在北京定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