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姓
- 起源:
- 源于彭姓:钱姓可以追溯至黄帝七世孙彭祖,这位史传寿高 880 岁的寿星真名叫篯铿,后被尧赏识,受封于大彭,成为彭姓的祖先。彭祖之子篯孚,在西周都城任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篯孚便以“钱”为姓,所以彭姓与钱姓本为一家,民间至今也有“彭钱不分家”的说法。陕西西安是西周都城镐京之地,也是钱姓的发源之地,钱姓的历史有 3000 多年。
- 帝王赐姓:五代时钱镠曾以杭州为中心建立了吴越国,历时 86 年之久,有不少吴越臣僚先后都被赐以国姓“钱”,而改姓为钱。《宋史·吴越钱氏世家》称,吴越王钱镠“与战士多赐己姓”。目前,属于这种赐姓的钱姓人仅见于台湾高山族土着中,据《台湾姓氏源流》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台湾高山族土着七姓中有一支因忠于朝廷,有功于国家,被乾隆帝赐姓为钱,此后相沿不改。
- 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今回族、苗族、壮族、藏族、黎族、土家族、哈尼族、布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钱氏,世代相传至今。
- 变迁:
- 先秦两汉时期:钱姓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寂寥无闻,整个先秦时期见诸于史籍记载的仅仅有隐士钱丹一人。钱姓族人的活动范围只局限于彭城及其周围地区。到秦代,下邳(今江苏睢宁)名士钱产因才能出众、节操高雅被朝廷委命为御史大夫,使钱姓开始闻名。但秦末农民大起义及楚汉相争时,钱产业已亡故,其后人为躲避兵燹之苦,纷纷离开京师咸阳重返家乡下邳。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百姓为躲避北方战乱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带来了发展契机,江南钱姓也得到长足发展,人丁兴旺、名人贤士辈出,出将入相者甚众。如三国曹魏时,长兴人钱盛官居庐江太守,钱瑞历任青冀二州刺史、龙骧将军等。此时江南钱姓主要聚居区在乌程、长兴以及附近的长城、东迁等地,因这些地方从三国孙吴时就隶属于吴兴郡管辖,所以吴兴成为当时天下钱姓最为瞩目的地区,跻身钱姓着名郡望之列。同时,江南钱姓开始向南方的其他一些地区发展,足迹渐遍于今湖南、广东等地。
- 隋唐五代时期:隋代国祚短促,钱姓宗族尚不彰显。进入唐代,钱姓不断壮大,活动范围相应拓展。唐初,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随行有不少中原钱姓将佐,后多在福建落户生根,成为福建钱氏的先祖。
- 宋元时期:北宋建立时,钱姓宗族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态势,尤其吴越钱氏王族在入宋后大多仍能入仕为官,继保荣华。南宋时,钱姓的发展并未受到大的影响,甚至还出现昌盛的势头。元代又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家族支系。
- 明清时期:明朝建立后,大量原先居住于江浙一带的钱姓宗族再度迁往大江南北的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了活动范围。明代时钱姓人才辈出,分布地区已不再限于江浙而遍及全国各地。
- 近现代:钱姓迁移目标主要集中在台湾、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明末崇祯年间,福建沿海饥民迁往台湾的就有数万人之多,台湾钱姓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迁入定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