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记载》:“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也就是说额头低,嘴巴窄,还是个塌鼻子。《史记》直接说他“状貌甚恶”,不是有点丑,是非常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在会面之后,孔子很犹豫。
这么丑的人,他上课时看着实在是让他不舒服,但不收吧,又违反他“有教无类”的理念。
最后还是勉强收下了澹台灭明,但由于丑恶的面貌,孔子对他的印象分很低,天然地就认为他资质低下,几乎不和他说话,任由他在课堂上自力更生。
后来澹台灭明南下楚国,学习孔子在楚国讲学,开设学堂培养了三百多个弟子,混得风生水起,影响力遍布整个南方地区,震惊了孔子。
如果说这只是特例,那么后世还有诸多案例。
汉朝尚武,对于男子要求有阳刚之美,所以必须是那种皮肤白,长得高,胡须漂亮的风格,为官者还要学习“公府步”来表现自己的威严。
汉武帝挑选的臣子虽然都是能臣,但也都是颜值极高,符合汉朝审美的臣子。
公孙弘,“天子召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
朱云,“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霍光“身长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为人沉静详审,举止端方”。
金日磾,原是匈奴休屠王太子,“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
所以庞统这种又黑又矮长得又不好看的人,虽然名号响亮,还出身庞氏名族,但依旧没有人来征辟,哪怕是孙十万和刘备一开始都忍不住以貌取人。
唐朝时黄巢考中武举状元,却因为相貌而被唐僖宗换了状元。
明朝公开要求官员必须有一副好皮囊,因为官员是国家的脸面。
清朝更是在科举中增加“大挑”这个环节,在没有中举的考生中挑出颜值最高的三个去当知县。
历朝历代君王、官员对待同性别的人都会以貌取人,更何况是女人?
因此,面对如翩翩君子亭亭而立的张机,饶是赵姬也不由轻掩红唇,娇呼道:“美哉少年郎!”
(234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