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歌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摇头,对李泰的做法充满了不屑。她穿着一袭淡雅的衣裙,发髻高挽,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与这金碧辉煌的宫殿形成了微妙的对比。她的目光在李泰身上停留了片刻,那是一种混合了失望与洞悉的眼神,仿佛能看透他所有的伪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实在的,我也想把皇位传给儿子,李治毕竟是他亲弟弟。但百年之后的事,谁说得准呢?他的话,哪里能轻易相信?”李世民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和沉重。他望向窗外,那里有一片翠绿的竹林,在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我不希望我的儿子们为了皇位自相残杀,那样的悲剧,我绝不允许再发生。”他的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多亏了李清歌的提醒,李世民才没有被李泰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他回想起李清歌那日的话语,如同冷水一般浇灭了他心中的犹豫之火,让他瞬间清醒。李清歌的话语,总是那么直接而深刻,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

“胡闹!李治也是我的儿子!你的儿子,也是我的孙子!这种事,我绝不允许!”李世民怒不可遏,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震得众人耳膜生疼。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李泰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原本以为,凭借着自己在百官中的声望,以及父皇对自己的宠爱,足以让他稳操胜券。然而,此刻面对李世民的愤怒,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父皇,我错了,我是一时情急说错了话,以后再也不敢了。”李泰的声音里带着颤抖,他跪在地上,头低得不能再低,仿佛一只待宰的羔羊。

“你最好记住今天的话。”李世民冷冷地说了一句,他的眼神如同刀锋一般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直视李泰的内心。经过李清歌的提醒,他仿佛看穿了李泰的内心,感到一阵后怕。毕竟是亲生骨肉,他差点就被李泰的表象所迷惑。

群臣见状,纷纷私下议论起来。他们之中,有人惋惜李泰的失势,有人则庆幸李世民的明智。

“李世民以前那么宠爱李泰,现在居然不立他为太子。”一位大臣低声说道。

“李世民可不是傻子,宠爱和养虎为患是两码事。”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想想杨广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李世民肯定是怕李泰当了太子会变成第二个杨广。”一位老者感叹道。

“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看人看得很准。”一位年轻的大臣补充道。

李清歌站在一旁,听着群臣的议论,心中暗暗佩服李世民的睿智。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那是一种对真正智者的敬仰。她知道,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明君,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和勇气,更因为他那颗能够洞察人心、明辨是非的心。

李世民也心有余悸地想着李清歌的提醒,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铸成大错。他望向李清歌,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是李清歌的提醒让他看清了李泰的真面目,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朝堂上的事情还是老样子。然而,关于立太子的事情却始终悬而未决。李世民看着群臣议论纷纷的样子,心中也有些犹豫。他知道,立太子是一件大事,必须慎重考虑。

“关于立太子的事情嘛……”李世民见大家议论纷纷的也没有个结果出来呢就开口问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啊?”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着,带着几分期待和询问。

长孙无忌突然站出来说道:“陛下啊我觉得李治是个不错的人选呢!他勤勉又谦逊将来一定能成大器的!”他的语气坚定而充满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李治成为一代明君的景象。这其实也是长孙无忌自己的小算盘啦因为李治是他的外甥嘛亲情上自然比李泰要亲近得多了而且他和李泰关系也不好皇子里面也就只有李治能指望得上了。

“可是李治还年幼啊……”李世民有些犹豫地说道。他确实担心李治年幼无法胜任储君之位。

“陛下放心好了!李治虽然年纪小但是已经很懂事了只要好好教导他一定能够胜任储君之位的!”长孙无忌信心满满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李治的信任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李治未来的辉煌。

李世民听着长孙无忌的话心中也有些动摇。他望向群臣发现除了李泰和长孙无忌两派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他们似乎并不关心立谁为太子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

“其他皇子虽然年纪大些但是名声都不太好……”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他确实对其他的皇子并不满意他们的名声和品行都让他感到担忧。

“这么看来的话李治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啊!”李世民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知道立李治为太子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和不满但是他也相信只要好好教导李治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而且相比于其他的皇子李治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大殿之上,群臣纷纷点头,私下里小声议论着。眼前的情形,虽然有几个像李恪这样的皇子,年纪相仿,但他们一个个都不爱学习,显得平庸无能,越发让人失望。相比之下,李治性格敦厚,又勤奋好学,比起其他太子候选人,似乎更加出色。只可惜,他年纪尚幼,这成了最大的遗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急如焚。他自幼聪明过人,文治武功皆有所成,怎么儿子们一个个都不成器呢?“唉,我李世民英明一世,怎么儿子们就这么不争气!”他暗自叹息,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虑。想到自己虽有治国之才,但子孙似乎没继承到这份优秀,他不禁担心起大唐的未来。难道真要落入妇人之手?他心中涌起一股不甘和愤怒,“养了这么多儿子,到头来能帮上忙的没几个,真是白费了我一番苦心。”

这时,李清歌站在一旁,她身穿一袭淡雅的宫装,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聪明伶俐的气息。她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偷偷看向李世民,眼神中满是同情与忧虑。李世民心思细腻,立刻察觉到了她的心思,仿佛能听见她心中的声音。“我的儿子们怎么就没有一个能像我的呢?”他心中苦涩,回想起自己这些年南征北战,忙于国事,疏忽了对他们的教育,让他们变得放纵不羁,他不禁感到一阵悲哀。

大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李清歌的目光落在那些光影上,心中却是一片混乱。她想起自己曾经对李世民说过的“大唐将操于妇人之手”的话,不禁有些懊悔。她知道李世民一向重视男尊女卑的观念,对于女子干政更是深恶痛绝。但她也清楚,武媚娘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威胁,她不仅深得李世民的宠爱,还巧妙地利用自己的魅力影响着朝政。

“自古以来,帝王都是男子,女子干政乃是大忌,怎么可能真正主政?她这话太过荒谬了。”李世民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屑和愤怒。但说到自己晚年昏聩,他却有些动容。他承认自己晚年确有疏忽,但绝未至于拒谏饰非。他沉思片刻,决定以后要多听听李清歌的意见。他觉得李清歌虽然年轻,但见识不凡,说的话也不乏真知灼见。他要把她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时刻警醒自己。

于是,李世民下定决心,要重用李清歌。他相信她的聪明才智和敏锐洞察力一定能为大唐带来新的希望。而李清歌呢,还沉浸在午后游玩的想象中,完全没察觉到李世民的心思。她只觉得自己应该为大唐的未来尽一份力,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李治这孩子性格敦厚,又好学不倦,我看他可以立为太子。”李世民对群臣宣布道。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已经做出了最终的决定。长孙无忌立刻上前表示支持:“陛下英明,李治定能不负所望。”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急切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李治成为太子的那一天。但李清歌心里清楚,长孙无忌此举更多是出于自己的私心。她知道长孙无忌一直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支持李治成为太子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李世民大为光火。李清歌无意间提到的“狎后母”三字,触动了他的逆鳞。他怒不可遏地拍打着龙椅的扶手,“后母乃朕之妃嫔,岂容他人轻侮!”他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在大殿中回荡,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他的愤怒和威严。他觉得自己一生光明磊落,怎会有如此不肖之子!如果李治真的为美色所惑,迷恋他的妃嫔,那简直是荒唐至极!这样的庸才,怎能继承他的大统!

他越想越气,对武媚娘的怨恨也油然而生。他觉得这个妖妇不仅迷惑了他的儿子,还妄图祸乱朝纲。他绝不能让她得逞!他暗暗发誓,一定要除掉这个祸患,为大唐的未来扫清障碍。

而此时的武媚娘,这位奇女子,正身处感业寺中。她初为才人时便已展现出非凡的魅力,竟能先后迷倒两代帝王。她不仅深得李世民的宠爱,还巧妙地利用一封书信让李治急赴感业寺相会。她的心中充满了野心和欲望,她想要掌握更多的权力,想要成为大唐的真正主宰。

感业寺的钟声悠扬而深远,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武媚娘站在寺院的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天空。她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辉煌。她知道自己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但她也清楚自己的智慧和手段足以应对一切。

最终,她不仅俘获了两位帝王的心,还掌握了朝政大权。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子的智慧和能力并不亚于男子。她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不得不感叹她的非凡手段与智慧。而李清歌等人,也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见证这位奇女子的崛起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