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让他们这样肆无忌惮了,也不能再让底层的老百姓受到那样的苦难。”
...
现代时空。
苏轼此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他看了史料之后,一直想问的。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王安石变法?”
众人听到这个事情,都先是皱了一下眉。
“王安石变法,是绝对会失败的。”
冯建面色很平静,直接淡淡的回了苏轼这么一句。
“嗯?绝对会失败?”
苏轼看向冯建,想看看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为什么会说,王安石变法绝对会失败?
“在说王安石变法之前,先说说历史上有几次着名的变法?”
“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戊戌变法...”
“这是五个最有名的变法。”
“但这里面,只有谁成功了?”
“商鞅变法和李悝变法?!”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商鞅变法成功了,但很多其实不知道李悝变法?也成功了。”
“并且,李悝变法?让魏国,成功在战国初期,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霸主。”
说起商鞅变法,在座的众人都知道,但李悝变法?有一两人这个时候才听说这个事情。
主要是商鞅变法太过有名,小时候的教科书上都记在着这个事情,因为它成功的让秦国大跨步的发展了起来,最后统一了六国。
而李悝变法?虽然很早,但魏国最后依然没落了下来,所以很多人没有听说过。
“‘其实这些变法涉及的东西有些事差不多的,都是涉及到了经济、民生、军事等方面。”
“但为什么商鞅变法和李悝变法?能成功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知道么?”
在座的众人摇了摇头,包括苏轼在内,他也同样是摇了摇头。
“其实变法中的民生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这些都是虚的。”
“在我看来,这些都没什么用,因为你上面出的政策再好,但下面能执行好吗?”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底层都在对抗着变法!”
“变法第一个针对的就是底层的基层官员,那他们会束手就擒?怎么可能?”
“所以他们是对抗变法最大的群体!但明面上对抗变法么?那些人的脑子又不笨,所以,他们就使出了几千年对抗政策的手段。”
“倍之!”
倍之?什么倍之?听到这个词,在座的众人脑海又冒出疑惑。
而冯建似乎知道在座的都会疑惑,所以接着慢慢说道:
“倍之,就是上面不管出什么政策,那就加倍执行!”
“比如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由官府给底层的百姓贷款,贷粮,每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但这条变法最后失败,是因为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倍之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本来借一石粮食,农民要还二分三分的利息。”
“那就强制农民借两石粮食,三石粮食。”
“利息还是二分三分,可还的时候呢?这还的粮食,一下子就增多了啊。”
“借虽然借了,可借多了,那就一年种植出的粮食,全部都去还贷款了!”
“你说底层的百姓会不会反抗?”
“这就是倍之的手段!你要问责于他,可别人就是按照你变法的内容去施行的!”
“如果你就这么惩罚于他,别人怎么看?我好好的施行你的变法,可你还要惩罚于我?”
“你说我不该这么做,可我不知道啊!别人那么穷,我多给他借一点粮食怎么了?”
在座的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冯建,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手段?
“你们以为这样的手段只有古代才有是不是?”
“你们错了,一直都没有变过!底层对抗上面的手段,从来都是这样的。”
“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那就直接加倍执行!加倍如果还不够,那就加三倍,加四倍!”
“可这里面,也有好人,因为他是忠心的履行你的话,只是他不能完全理解罢了。”
“但还有一些是浑水摸鱼的,或者是扛着旗子反旗子的,这就要你去分辨。”
冯建作为一个底层的体制内出身的人,这种事情见过的太多了。
“为什么要分辨?”
“因为在这其中,是有好的,他们忠心的履行你的话,但这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太忠心了,会加倍履行你的话。”
“而不懂的呢?他们就懵懵懂懂的履行你的话,随后,执行了感觉又不够,那就还是加倍执行!”
“坏的呢?他们见此情况,更会加倍履行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