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走起!别的不提,光是冲着秦院士和宁院士的人品,就觉得比目前呆着的地方有前途,我受够排资论辈与潜规则了!妈的,一个副研究员都要100万起步,还不如去抢!】
【明年还招人吗?我今年七月就博士毕业了,啊啊啊,就差一点点!不管了,简历先投了再说!这样的机会错过终生遗憾!】
【果然啊,我就发现近来秦院士宁院士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在气象灾害方面,春节前秦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一直在全力推进水资源淡化净化技术方案的研发,以缓解未来的淡水资源紧张局面。看到这招聘消息更是印证了我的猜测,不管如何,能减轻甚至避免气象灾害是大好事,可惜我已四十了,严重超龄,不过我已把这消息推送给我表弟了,他在斯坦福大学从事数学建模方向研究,今年32岁,目前是副教授,他应该会对这个工作很感兴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上面的诸多评论我大胆推测,全国大多数满足条件的专业人才都会投上简历,有愿意与我赌五毛的吗?(狗头.jpg)】
【楼上的你还不够大胆,去了国外的优秀人才说不定也会回流呢,之前不就有报道了吗?很多出了国的留学生在毕业后都返回清木大学或者北燕大学工作,就是冲着秦院士和宁院士的名气回来的,这趟的机会,他们怕不会错过。】
随着热度的急剧上升,#秦院士夫妻招聘研究英才#在短短半个小时内便冲上了热搜第一名。
对此,国内研究机构的态度两极分化严重,有些与姜为先院士、秦克等较熟悉的,比如夏科院的物理研究所、数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等,都鼓励年轻研究人员报名,顺便他们也能缓解一下人员过多的问题。
也有许多研究机构、特别是一些商业研究机构或者规模较小的研究机构,都如临大敌,毕竟不管哪个研究机构,28周岁至35周岁都是研究主力,一旦骨干流失会很头疼,但这事情又没法子明着反对,除非有合同约定了工作年限,否则谁又能限制得了谁的人身自由与工作自由?
邱孝杰身为气象气候灾害防治研究院里的研究人员,也感觉到院里的气氛在压抑中变得浮躁起来,只是谁也没说自己到底有没有投出简历,毕竟副院长何福源院士已几乎明示过,让大家注意分寸、不许积极配合“夏国厄尔尼诺防灾应对指挥中心”的工作,这不就是表明了何福源副院长对于秦院士是不太感冒的吗?
院长钱鸿宾院士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虽然没发表任何观点,但何福源的表态不可能没有他的默默支持。
就在这份《清木大学流体力学实验室招贤令》发出来不到两个小时,何副院长召开了全体会议,内容很简单,要求大家安心工作,不要被外界的噪声所扰动。
会议结束后,还有流言从何副院长的狗腿子那里传出,说如果谁敢随便跳槽,就是“叛徒”,会得罪院里所有的院士,以后不管到了哪里,都不会好过!
得罪业界里的五位院士,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邱孝杰纠结至极。
他今年33岁了,在这个研究院工作的时间已差不多5年,原本刚刚博士毕业时,他还是很为能留在院里工作而荣幸,全家人也以他为荣,毕竟气象气候灾害防治研究院在业界的地位就摆在那,工资待遇也还不错,对外一说是国家重点研究院、跟随院士工作,连相亲都容易得多。
但入职两年后,他慢慢从职场愣头青中成长,才发现这里的氛围是如此让人压抑。
资历就是一切,关系就是一切,没资历没关系,随便创新或者提意见就会被当成是挑刺,更没有多少上升的空间,“生杀大权”几乎都握在院长副院长手里,不会讨好不会送厚礼,想换个岗位都难逾登天,更别说晋升了。
他入职五年,因为不擅长钻研,不愿送礼,虽然研究水平与研究经验都算是同年龄段中的佼佼者,依然还是不过是8级助理研究员,看似与7级副研究员不过一步之遥,但这一步的距离有如鸿沟。
竞争激烈,关系户众多,排队的人数众多等因素,邱孝杰感觉自己能在四十岁前升到7级副研究员都得烧香还愿了。
——这里解释一下科研人员的职称分级,硕士毕业能留下的都是实习研究员(10级之后),博士毕业或博后出站留下首先是助理研究员(10-8级),然后是副研究员(7-5级)、再之后是研究员(4-2级),往往2级研究员就是极限了,因为1级研究员就是院士。
邱孝杰不是没想过跳出气象气候灾害防治研究院,无奈当初签约时傻乎乎地一口气签了五年,提前辞职要交大笔的违约金,他家境不好,哪舍得交这违约金?
结果一拖就拖到现在,家里有房贷,儿子出生后要抚育,有老人要赡养,邱孝杰更不敢轻易动跳槽的心思了,他这专业也不算吃香,就业面偏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