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李恪大王出发了!

这里不少文武都在等着李恪,这些人也是跟着李恪南下的,只不过他们不和李恪一路。

阳光洒在他挺拔的身躯上,勾勒出少年意气风发的轮廓。

不得不说,杨妃娘娘和李世民的外貌优点,全被李恪继承下来。

光看李恪走路的姿态,长孙皇后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在舅舅家见到二郎的场景。

当时的李世民比现在的李恪还英俊潇洒,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就站在那里都能吸引长孙无垢的注意。

早已准备好的车队整齐排列,一辆辆马车满载着各类物资,堆积如山。

这也是多亏了李恪的母妃,李恪给杨妃娘娘送那么多钱和好东西。

杨妃娘娘都会分给其他嫔妃,这才会在李恪出发之前,其他嫔妃也给李恪准备不少东西。

护卫们身着鲜亮的服饰,精神抖擞地站在一旁,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

李恪精心挑选的锦衣卫们,各个虎背熊腰,站在哪里就一副生人莫近的样子。

李恪的车队是从皇宫出发,所以皇城不少官员要么站在路边目送,要么站在高楼上目送。

这是亲王出行,不是皇帝出行,没规定他们必须站在路的两边送行。

但还是来了不少,因为跟着李恪出发的不少官员家属,也要送送自家人。

众人看到李恪乘坐的是八匹马拉的豪华马车,不禁在一旁小声议论起来。

“你瞧,以前私下都传言蜀王是二号太子,如今看来,这传言怕是要成真了,都坐上太子规格的马车了。”

“可不嘛,你看看那个大旗,那还能叫大旗嘛?分明就是大纛。”

“礼部尚书这都不参一本?这都逾越礼制了!”

“管他的,我们既不是御史,又不是礼部官员,干嘛多管闲事”

当李恪的马车出了皇城,朱雀大街那些跟随他的官员们乘坐的牛车、骡车,也纷纷跟在后面,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

在大唐,只有皇帝、皇后、皇妃、太子、亲王、公主能坐马车,即便身为仆射,位高权重,也不能乘坐马车。

一是经常打仗,马都被拉去打仗了。

二是身份的象征。

官员最多能骑马,马车是他们一辈子都遥不可及的奢望。

李恪坐在敞篷的浅黄色马车里,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朱雀大街。

道路两旁,士兵们整齐站岗,朱雀大街被李恪照顾的小贩们,纷纷驻足目送,恭送亲王出行。

这一刻,他深刻理解了刘邦那句 “大丈夫生当如此!” 的豪迈与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