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理的时候,如果想让对方接受你的理,就得把对方的理拿来反驳对方。
魏征这人就是超级能讲理的一个人,导致了大家都能记住他讲的道理。
李寿甚至能把去年魏征和李世民说的理,拿来和魏征讲理。
房玄龄现在又把魏征的理,拿来和魏征讲理。
而李承乾给李恪坐自己马车这件事,其实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这不像是刀剑、不像是金银,该多少就是多少,说破大天也是那么重。
房玄龄都这么说了,魏征也确实没办法说下去。
李世民则是一直坐在主位,一直看着两位大臣在那里辩论。
看两人也说的差不多了,李世民也知道该自己出来盖棺定论了。
“好了,两位爱卿说的都不错,这件事追根究底都还是高明办的不够细心,一心想着让弟弟出行能更有排面,忘了礼节方面。”
魏征是良臣不假,但不是腐儒。
既然和房玄龄说不出个所以然,陛下又给了一个台阶,就懂事的闭嘴。
房玄龄本来就是给陛下父子开脱,现在陛下都盖棺定论了,那自己也没必要说下去。
随即,魏征和礼部尚书都起身离开,留下李世民、李承乾、房玄龄三人。
李世民又对房玄龄说了说,真正让蜀王坐太子马车出行的原因。
房玄龄一听,根本不是陛下刚刚说的那样,太子忘了什么礼节。
但既然陛下刚刚那么说,现在又对自己这样说,就是想问问自己的看法。
房玄龄沉思片刻,这才问太子:
“太子殿下,你为何会认为蜀王去扬州,就一定能给国库带来税收和钱财?”
户部的公事是归左仆射处理,现在左仆射空缺,自然是他这个左丞代理。
他当然也看过,江南道的税收情况,甚至他想过加大对南方的控制,增加税收。
这次他来找李世民,就是为了给李世民看看自己的想法。
房玄龄说完,就把自己写的奏书交给陛下过目,又对太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