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锣声愈击愈紧,鼓点愈敲愈密,舞狮的人也愈翻愈险,而雄狮则愈跳愈高。
观众们的情绪随着表演而起伏,他们时而紧张得屏住呼吸,时而兴奋得大声喝彩。
舞狮表演中,那踢跳翻蹬的动作充满了力量感,立卧滚抖的姿态尽显灵活,勇猛憨厚的形象让人喜爱,惊险逗趣的场面更是赢得了满堂喝彩。
望海楼的店内也坐满形形色色之人,穿绸裹缎的商贾、长衫摇扇的文士、身穿官服的官吏,还有腰悬长剑的锦衣侠士。
店里热闹非凡,人们相互招呼,高谈阔论。
那面挂着菜牌诗的墙壁前更是人满为患,众人纷纷夸赞议论。
有人赞诗词精妙,回味无穷;有人称诗词朴素真挚,朗朗上口;还有人夸大儒书法行云流水,笔势雄奇。
人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菜牌上的诗,一边细细品读,一边热烈地讨论着诗中所描绘的菜肴。
一个身着华贵服饰、体型富态的商人,笑着对身旁的友人说道:“嘿,这螃蟹咱们平日里可没少吃,可谁能想到还有‘横行将军与无肠公子’这么有趣的叫法呢。走!一会儿咱们也点一盘清蒸横行大将军尝尝鲜。”
旁边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轻轻晃着脑袋,满脸陶醉地说:“妙呀!妙呀!‘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咱们也赶紧来个竹笋焖肉,既雅致又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多长点肉呢!哈哈~!”
这时,一位官员模样的人,满脸笑容地对着几位友人说道:“哈哈!孟兄、李兄、赵兄,几位仁兄好久不见啊。一会儿咱们兄弟几个也来个围炉而坐,就像诗里说的‘围炉而坐皆需暖,无关四季热与寒。管它王旗插谁山,只顾汤里寻仙禅。’一起吃个火锅,好好聚聚。”
人们凝望着那一首首精妙的诗,同时细细品味着每首诗中所勾勒出的各类美食。
在这一刻,他们忽然觉得,这已然不是单纯的吃菜行为。
这简直成为了一件无比文雅之事。那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食材与菜肴,经由诗词这般生动的描述,瞬间变得不同凡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样是请客吃饭,若选择在望海楼摆宴,那档次立刻就有了天壤之别。
若用一个来自地球现代的词汇来形容,这种奇妙的效果便是“产品包装”。
诗词赋予了普通的美食以文化的魅力和高雅的气质,让望海楼的宴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而此时,在望海楼四楼的那间雅致的单间里,坐着几位鹤发童颜的老先生。他们正对着满桌的菜肴发出声声赞叹。
这几位老先生正是来自青阳书院的梅先生、谢学政、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和教习。
此刻他们所赞叹不已的菜肴,乃是望海楼在今日首次推出的全新食材所制成的新菜品——豆腐。
只见盘中的豆腐,宛如一位白嫩的女子般楚楚动人。它晶莹剔透,犹如白玉一般细腻温柔;那凝脂般的肌肤,恰似刚出浴的少女,弹指可破,让人只可远观而不敢轻易亵玩。微风拂过,它微微颤抖着,仿佛受惊的玉兔,惹人怜惜不已,让人忍不住想要将它捧在手心,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几位老先生拿起小勺,轻轻舀起一块嫩白的豆腐,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豆腐那浓厚的醇香与温润的细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他们感受着豆腐沿着舌尖缓缓滑入口中的嫩滑之感,体验着它入口即化的梦幻般触觉,仿佛沉浸在一场美妙的味觉盛宴之中。
梅先生品尝完豆腐之后,脸上满是赞叹之色。情不自禁地轻声念起了那首描写豆腐的菜牌诗:“朝朝只与磨为亲,推转我边无大法。碾出一团真白玉,将归回向未来人。”
“妙呀!妙呀!诗写得妙,豆腐也好!黄掌柜,你们望海楼真是不一般!”谢先生在一旁不住地夸赞道。
黄掌柜此刻也是满面春风,得意洋洋。看到几位老先生吃得满意,他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连忙招呼着众人品尝其他的美食。这下子,望海楼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响了。
如今的望海楼已然成为了福州的饮食文化中心。有了这些文人名士的关注,韩家也不敢再轻易动他了。
黄掌柜全然没有注意到,在望海楼对面的一座茶楼上,有一双狠毒且阴郁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望海楼。
这双眼睛的主人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
此人身上穿着英雄氅,头上戴着英雄帽,帽子上还斜插着一朵大红花。
他脸色苍白,双眼乌黑发青,满脸皆是嚣张的神情。
倘若黄掌柜此时在此,定然能够一眼认出,这个人正是他的仇家——韩家公子韩荣。
“李荃,去查清楚!到底是谁敢与我作对帮助了黄家望海楼!”
“是,公子!我这就去探听。”一个瘦高条的汉子躬身回道。
在十字大街上的望海楼门前,依然喧嚣热闹着。可是没人知道,在这喧嚣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汹涌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