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一人

大清的故事 云海瑞 2126 字 2天前

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命运多舛,竟在不经意间沦为了众人眼中的“背锅侠”。就这样,他遭受贬谪之苦,被发配至遥远的新疆地区。那可是一个距离京城如同月球般遥不可及的地方,光是听闻就让人不寒而栗、心生畏惧。

然而,我们的林则徐大人又岂是轻易能够被击垮之人?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倔强和坚韧,犹如顽强不屈的小强一般,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始终屹立不倒。当他途经江苏镇江时,更是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传递大行动”。在此期间,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精心组织并编译的珍贵外文资料,如《四洲志》等,毫无保留地交付给了他的挚友魏源。这份慷慨之举不仅体现出林则徐对于知识传播的执着追求,更彰显了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小主,

只见他紧紧地拉住魏源的手,目光深邃而又饱含深情地说道:“老魏啊,你可一定要知道,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那可都是无比珍贵的宝贝呀!你务必要替我妥善保管好它们,这里面所记录的全部都是来自国外的新奇之事呢!为了能够搜集到这些宝贵的资料,我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和精力啊。”

原来,林则徐为了彻底弄清楚那些外国人的真实情况与底细,早在许久之前便已经开始精心策划并组织相关人员去翻译各种各样的外文书报了。其中包括令人惊叹不已的《四洲志》,还有那神秘莫测的《华事夷言》以及复杂繁琐的《滑达尔各国律例》等等一系列让人听起来都不禁感到茫然失措、一头雾水的书籍,仿佛这一切就如同在聆听一部晦涩难懂的天书一般。

他还叮嘱魏源:“老魏,你一定要把《海国图志》给我编写完,这可是了解世界的大事儿!咱们中国人,不能再闭关锁国了,得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魏源一听,连连点头,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接到了圣旨一样,心想:“这林则徐,真是个有远见的人,我得好好把这件事办好。”

结果,魏源费了好大劲儿,终于把《海国图志》编纂完了。他满心欢喜地以为,这本书一出版,肯定会轰动全国,让大家都了解了解外面的世界。可是,清朝的官员们一看,嘿,这玩意儿有啥用?不当回事儿,直接扔一边去了,就像扔一块破布一样。魏源心里那个失落啊,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

没想到,这书后来竟然被日本翻译了去,还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那边的人,一看这本书,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如获至宝。他们心想:“这清朝人,怎么就这么不识货呢?这么好的书,竟然被他们扔在一边。”于是,他们赶紧把这本书翻译过来,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外面的世界。

林则徐要是知道了这件事,估计得哭得合不拢嘴,心想:“我这也算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了吧!清朝不看重,日本却当成了宝,这世事真是无奇不有啊!”

那时候的清朝士大夫们,傲得跟孔雀开屏似的,还是那种妄自尊大的傲。他们看外国人,那眼神就像看乡下来的亲戚,统称“夷人”。夷人的一切,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入流的,跟夷人见面、谈论夷事,那简直是丢人的事儿,比考试不及格还让人抬不起头。他们心想:“咱们清朝,可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那些夷人混在一起呢?”

可咱们林则徐,那就是个“叛逆少年”,他敢突破那迂腐的傲慢,放下身段,跟夷人学起了东西。他不仅翻译外文书报资料,还搞起了“洋务运动”的小试牛刀,进口夷人的炮舰来加固海防。这举动,在当时那可是惊世骇俗,就像现在的老教授突然玩起了直播,让人大跌眼镜,大家都觉得他不务正业,简直就是在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