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开头,就会有人跟着心动,但知道展示会十天,每天展出的展品不同,大多数人还要观望。
可是到第二天第三天,众人发现,前边的展品大多数不再出现,一问才知道,很多属于藏品,没有人定下来,展出后会仍然送回原处收藏。
这是说,以后想买都没机会了。
之前还在观望的老外急了,又找陈旭东和杨爱军去问,知道展品还没有送回去,好说歹说,又买了下来。
祝晓敏并没有把价值最高最吸引人眼球的东西都放在第一天,也没有放在最后一天,而是均匀的分在十天时间里,让人每天都能眼前一亮,每天都要和前一天所见的对比,每天都要纠结,还每天都要后悔。
最后的结果,是到了第四第五天,每天来看展的老外有了经验,看到好东西先定下来,反正也不是只能买一件。
而祝晓敏自己和陈晓东、杨爱军,再抓一个田利民,从第三天开展之后,就由文化局局长吕成福帮忙联系了摄影棚,开始把第一天所放的幻灯片和他们的解说录制成录像带。
各国语言。
十天展示结束,展品卖出大半,叶歌做完清点,说不出的欣喜,追着祝晓敏问:“晓敏姐,我们可是以国内三倍的价钱把这些藏品卖出去,而且是一大半,算不算成功?”
祝晓敏侧头瞧着她笑:“卖给老外,价钱翻三倍,可不是我们要宰客,而是以他们的消费标准来制定的。至于成功……”想一想摇头,“这只是个开始。”
这次展出的藏品,本也是属于珍品,这一类的东西并不多,她只是以这些东西做一个开始,试图让在华的老外对中国文化有一些了解,并且被吸引,进而把这种理念带回他们的国家。
之后,虽说还会找出一些藏品出售,可是不管是价值还是数量,都比不上文物,相对于国家需要的外汇储备量,这些只是杯水车薪,之后她要做的是可以短期再生的资源。
比如丝绸、茶叶,比如新的瓷器、陶艺,比如,电影、电视,比如,文学作品……
任重而道远啊!
叶歌听的咋舌,有些愁:“晓敏姐,我们可只有五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