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她二婶还想过嘴,说是一个闺阁小姐,居然跑到边关……
话都没说出来,乌夫人就想过去撕了她的嘴,那未尽之意,其他人都能听的很明白。
乌父在一边拦着,自从乌净澄偷跑出去后,乌夫人娴静多思的性子就一去不复返了,动不动就想着打打杀杀。
骂人是不带一句脏话,说不过就动手,冷不丁的一招呼,打的人是措手不及,竟也躲不过。
乌夫人的名言就是,她被人欺负了不行,但谁也不能动她的女儿。
之前的乌净澄一直觉得娘是柔弱的,需要人保护的,离开之后才发现,她娘可没有她想的那么弱小,她也不需要承担那么多的责任。
可能连乌夫人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还有这种本事。
都说老实人爆发很厉害,乌夫人这种也不例外,突然这一下,把乌家上上下下都整顿的老老实实的。
有人可能就是记吃不记打,看到乌净澄回来,还要嘴贱一句。
乌信将孙女唤到书房,两人谈了许久,其他人甚至都没有资格参与进去,只能等乌信唤才能进去参与。
在外面也不敢多说一句,看大嫂那恶狠狠的眼神就知道,是真的想撕了其他人的嘴。
乌信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汪青锋那个莽夫,甚至写信回来,称赞他孙女有多了不得。
乌信嗤之以鼻,他的孙女如何,他自己知道,不用他夸。
连皇帝都特意找他说话,意思也差不多。
段惟和也不是闲的,是长安过来求情,反正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臣子和说说话而已。
对皇帝来说,有个人才能用,本来就是一件好事,至于是男是女,不重要。
现在边关就缺人才,外族又在虎视眈眈,为国家尽力尽责,是臣子的本分。
有什么道理不让孙女去,这不是对国不够用心吗?
心里也有些不平衡,他的女儿,金枝玉叶,掌上明珠,都出去打仗了,那乌家怎么就不行?
乌信心里多少有些膨胀。
他孙女这一辈,莫说女娃,就连男娃都没这么争气。
眼看着其他儿子孙子都是平庸的,就这一个孙女出息,他也不想让其嫁做人妇,不行就招赘,乌家家大业大,多的是读书人能登他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