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德王党设计,朱祁镇祭天

一梦江山 木刀衙役 2211 字 20天前

天,万物之主,有主宰一切的权利。

千百年来,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常百姓,无不信天、敬天、拜天。

君王祭天,既可尊神重道祈求五谷丰登,又可收拢民心巩固皇权,因而每逢皇帝登基、太子册立、皇后册立、御驾亲征等重大节日,都会进行祭天仪式。

朱祁镇祭祀这天,京城万人空巷,百姓皆在街道两侧伏地跪拜,瞻仰天子仪容。

祭祀队伍自紫禁城南门而出,一路南行,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队伍以京畿驻守将领为先,十二面大旗当头,每面大旗由数人托持牵扯;大旗之后是持弓弩、槊的清游队和朱雀队;随后又接十二面龙旗:风伯、雨师旗各一面,雷公、电母旗各一,木、火、土、金、水星旗各一面,左、右摄提旗各一面,北斗旗一面;旗后是由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等组成的马车队,每车由四马牵引,驾士十四人、工匠一人,以上为导驾仪仗。

导驾仪仗后接引驾仪仗,以乐、仗为主,文武百官列队其中。前面由十二排骑兵组成,皆手执横刀、弓箭相隔排列;随后是鼓吹乐队,以鼓为主,辅以笛、箫、笳、长鸣、中鸣、大横吹、筚篥、金钲等乐器,共计百人;乐队之后则是由幡、幢、旌、旗组成的旗阵;旗阵之后又有青龙旗、白虎旗。

引驾仪仗之后便是朱祁镇乘坐的玉辂,也是整支队伍的核心。其戒备森严,由太仆寺卿驾驭,前后数十驾士簇拥,左、右卫大将军护驾两侧;紧随玉辂的便是由东厂太监组成宦官队伍和锦衣卫卫队,其后才是包括许经年和甲辰小队在内的四卫营禁军队伍,东厂、锦衣卫和禁军外围布列骑兵、步卒,每队数量不等,配有弓、箭、刀等兵器;跟在禁军后面的是由孔雀扇、小团扇、方扇、黄麾、绛麾、玄武幢等组成的仪仗。

仪仗尾部是后卫部队。前面是由两名将军率领的左、右厢步甲队,分作前后两个方阵,以旗帜为前导,士兵皆戴鍪着甲,持弓、刀、盾相间排列;中间为左、右厢黄麾仗,分十二行,持弓、刀、戟、盾及孔雀氅、鹅毛氅、鸡毛氅等,黄麾仗后为殳仗;最后则是由诸卫马队左右厢骑兵和旗队组成的旗阵,每队所举旗上绘有神怪神怪,如辟邪、玉马、黄龙、麒麟、龙马、三角兽、玄武、金牛等。

如此庞大的队伍,所过之处一片沸腾,扬起漫天尘土,道路两侧,百姓便在这尘土中伏地而跪。

小丫鬟林梦安跪在人群中靠后的地方,待队伍经过时,大着胆子悄悄抬头,一眼便寻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依明例,身为腾骧右卫武官镇抚使,许经年有骑马随驾的特权。

少年侠气,舞象之年,英姿勃发,四卫营特制的玄黑蟒袍锦衣穿在他身上,相得益彰,引得百姓一阵侧目。

小主,

林梦安心中欢喜,小声对跪在一旁的王大娘说道:“瞧见我家老爷了!”

队伍行至城南,许经年心中愈发惴惴不安起来,朱祁镇玉辂在身前十余丈,抬眼望去,不见其状,倒是在前方队伍里瞧见两个熟人——一个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逯杲,一个是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昭武伯曹钦。

二人并驾齐驱,分列朱祁镇玉辂两侧,其后是各自亲信。

一路无事,队伍顺利抵达南郊,时辰刚刚好。

太和钟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

朱祁镇自左门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燔柴炉,乐奏"始平之章",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随后至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拜毕归位,行三跪九拜礼,此为迎帝神。

此后,天子至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回拜位,此为奠玉帛。

奠玉帛后,天子至主位、配位前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回拜位。

随后行初献礼,天子至主位前跪献爵,回拜位,乐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许经年静静看着朱祁镇来来回回,撅着屁股拜了又拜,心中不安更添几分,默默数着大典还剩几项。

按明例,随驾各部主官应牢记大典流程,出发前需考核确认,但这类主官多是武将,死记硬背这些繁琐流程着实有些困难,因此这条规矩便逐渐荒废。

许经年昨夜临时抱佛脚,将大典流程背了两遍,当下盘算起来,想着应当到了“行亚献礼”的环节。

如此一走神,便看到不远处一支穿云箭窜上天空,随即“砰”的一声炸开。

人群一阵骚动,曹钦与逯杲同时拔刀戒备,身后的东厂和锦衣卫也纷纷握紧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