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院中的花草上,不远处,李怀安缓步而来。
他神情温和,目光专注地注视着秦羽。
“陛下,关于徐大人的提议,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李怀安恭敬地说道,带着深思熟虑的语气。
秦羽微微挑眉,示意李怀安继续说下去。
“徐大人所提的考核体系固然是好的,但我担心若由一人全权负责,恐难以服众,将会引发不必要的猜疑和矛盾。”
李怀安停顿了一下,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继续道,“不如由朝中各官员共同举荐人才,而我作为陛下的谋士,进行复核。”
“这不仅能确保过程的公正性,也能协调各方力量,以维护朝堂的稳定。”
秦羽静静地听着。
他早已看出李怀安并非为了一己之私,而是着眼于整个大秦国的长治久安。
徐健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听完李怀安的提议后,心有所感。
他知道李怀安所言有理,也意识到在改革制度的过程中,缓解内部的纷争同样重要。
“李怀安,你的建议很好。”
秦羽点头道,语气中带着认可,“此事关乎整个大秦国的发展,必须慎重。”
“你的提议正是我所想,这不仅能确保公平,还能稳固朝中力量。”
“如此,匡扶大秦社稷,将不再单凭一人之力。”
李怀安轻声说道。
秦羽接过话头,转向徐健,“徐健,我并未怀疑你的能力,只是这件事必须考虑全面,多方合力才能方方面面到位。”
徐健微笑,诚恳地回应道:“陛下,我并不介意如何分配,只要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为大秦国所用,我便心满意足。”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大殿的窗棂洒在秦羽的书案上,他端坐其间,面前摊开的地图和竹简,显示出他对大秦未来的宏伟规划。
此时,李怀安与徐健步入殿中,彼此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陛下,昨夜我仔细斟酌,不得不佩服李先生的深谋远虑。”
徐健率先开口,声音中透着一丝钦佩,“我今早便召集了一些朝臣,大家对于此事都表示支持,并愿意推举贤能之士,确保改革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