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的肯定就不是同样的条件了,相对来说,需要参与省里选定的这两个方向的项目研究,并且获得一定成果后才能拿到补贴。
而哪怕是这样,省委的这两份政策报告也一下子在科研学术圈火了起来。
毕竟是在这年头,个人5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以及团队20万元的奖励,可谓是一笔巨款。
哪怕最低限度的3万元也是在这年头难以想象的金额,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收入并没高到哪儿去,而且挣下3万与存下3万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笔生活补助,起码在浙省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让她们毫无压力的买房和供养家庭生活。
以往国家对于他们这些科研人员就算是补贴资金,也是对于他们进行的科研项目本身的补贴,对于他们自身还是那份死工资。
当然这份工资在经过88年以及去年底刚刚调整过工资结构待遇,实际相比起普通人是高的不少。
从研究员到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以及最低级的实习研究员,职务工资从210元到30元的区间不等。
再算上基础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这三项,最顶级的研究员一个月的收入可能会超过两千元。
倒是最初级的科研工作人员,收入少的可怜,怕是连华升集团的最低级工人工资都顶不上。
不过这也正常,这年头政府工资也比不上华升集团。
甚至前两年包括现在,社会上还有“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论调,就可以感受出如今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收入。
可能对于院士以及最顶尖的那部分人才,浙省的条件吸引力不大,他们本身也不看重钱本也不缺钱。
国家以及院里的每月除了工资外还有特殊津贴等等方式,或者奖项来补贴他们,光钱的吸引力对他们而言无感。
浙省省委瞄准的也不是这群最顶级的大牛,主要还是吸引一些暂时处于不上不下的,有些水平和但又够不上顶级,且没有出过成绩的一些研究人员。
他们的收入其实相比起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来说,收入并没有多可观,甚至在这个经济越发民营化的时代,收入还不如民营企业的工人。
除了工资外最高的一项收入,顶多就是项目结项后结余的资金中20%-30%,可以由国家或者出资的当地政府补贴给项目团队的众人。
但这项工资收入,首先要求出成果能结项,其次要求还要有结余,难度可想而知。
而浙省的这次补贴可不同,真真正正的直接落实到他们个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