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可比咱们金田村早几年上山的路还难走。”
一旁的堂哥沈旭文在这里腿脚可比他利索多了,毕竟年轻时一直都生活在村里。
对于这种山路走起来,嘴上虽然说着难走,脚步是一点不慢。
比沈旭东身边的其他几人可快的多,至于白山镇的李镇长则是在众人最前边带路。
至于他们这行人的身后还有另一位镇里的年轻同志在最后跟着。
“怎么?这几年咱们金田村的山路就好走了不成?”
“好走多了,村里早就集资修了条直到半山的水泥路,甚至连车都能开上去。”
沈旭文一边走着,一边气喘吁吁的还跟他闲聊起来。
“你们村倒是真舍得,大家都肯出钱呐?”
汪教授在沈旭东身后紧跟着,一边也加入了话题。
原本沈旭东是让汪教授好好在县里待着的,跟县里的农业局同志好好沟通下就行。
甚至最早是安排在蓉城跟川省农科院的同志沟通的。
不过汪教授跟川省的农科院几位专家留了电话后,就一起跟着他们考察团出发。
按照汪教授的话来说。
这种沟通电话里一谈就知道了,哪里需要面对面谈。
他还是更想去当地看看,能不能实际对当地有所帮助。
想到当年他在大田镇的情况,怕是汪教授当年也是想改善大田镇的人民生活,才愿意过来搞水果实验基地的。
沈旭东最终也没再劝汪教授。
并且相比起他这种常年在办公室的年轻人,汪教授别看年纪大,腿脚可比他还利索。
这种山路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
“哈哈!汪教授,若是其他的山路大家肯定不同意,但是我说的金田村的那座山不同,是专门的坟山。”
汪教授听到这儿立刻了然。
其实就是沈旭东老家的金田村过去死人的一般都埋在那座山上。
近些年随着经济越来越好,尤其是沈旭东老家的金田村,奉玉区杨梅最早的种植地。
靠着杨梅整个村在南水镇经济是数一数二,并且大家对于建路这种好事也的确毫无二话。
原本只是想顺着“村村通”工程通到村里的柏油路,一路将村里原本通到各家各户屋门口的路也翻修一遍。
最后村集体的钱外加上村里集资的钱,修完路还多出不少,索性就将剩余资金顺带着将那座坟山也给铺到了半山腰。
几人又走了一刻钟,总算是到了大桥村的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