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听说了没有,帝启归天了,他要立伯为帝。”
在九州天下间,百姓们口耳相传着帝启的野心。
“伯?那不是启的儿子么?怎么,他又要学他的父亲?这次又要打什么借口?能力超群吗?”
“启上位之后,日子没有好多少,倒是学堂关了不知道多少,谁不知道他帝启的野心?”
“幸亏那老东西死的早,不然再等几年,没人识字了,天下还不是他帝夏一脉说什么就是什么?”
“晦气。”
诸如此类的交谈在天下各处响起。
人们都知道,帝启的野心。
帝启上位后施展的全是斩龙脉的法子。
关掉学堂,设置太学,将天下读书人一辈子皓首穷经的关着。
让文盲占据大流。
这样,帝夏一脉的天下就稳了。
九州资源丰富,不用担心土地兼并的问题。
但,幸好。
帝启死的早。他的计划并没有实施下去。
不然,历经轩辕,颛顼,帝糜,帝禹,帝夏五帝的努力,换来的广泛的知识群体。
就被帝启给摧毁了。
如今帝伯想要上位,是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
如果他爹帝启能够多活几年。
那么他的天下的基本盘就会稳定下来。
如果他爹帝启早死几年。
文盲计划还没有推行。
民怨不是那么沸腾的话。
他的位置也有可能稳定那么一点。
还不至于四面皆敌。
但很可惜,他爹死的不早不晚。
刚刚好卡在了这个时间点上。
各地学堂被关闭,太学开始建立。
但是老一辈和当代读书人还没有老去。
大家依然识字,依然知道,天下是怎么回事。
关了学堂,受益的是谁,利益受损的又是谁。
帝伯卡在这个点上,他的帝位很难保住。
除非邓儒偷偷掉点星星给他。
但那显然不可能。
邓儒本就倾向于让天下走向另一个走向。
想要让邓儒拉偏架,你帝伯必须得展现出足够他拉偏架的代价,或者说,价值。
比如说惊世骇俗的思想。
比如说,坚定的意志,或者说绝伦的才华。
你总得有一样。
但很显然,帝伯没有这些。
邓儒不会去拉这个偏架。
小主,
......
“帝,西陵候,反了。”
“帝,西昌候也反了。”
“帝......”
一个又一个诸侯造反的消息传入了帝伯的耳中。
“天不由我。”
帝伯站在那一面众帝墙下,长叹一口气。
帝伯转过头,看向汇报的士兵。
帝启还是有死忠的,这位士兵就是其中之一。
帝伯将手搭在士兵的肩膀上,伯年轻的眼睛中含着一丝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