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大乾王朝的早朝

老皇帝斜靠在龙椅背上静静的看着宣政殿里这些臣子们的表演,这一幕与市井菜市口又有何异?只是从灶台间的事,改成江山社稷而已。

等这些人交头接耳,或窃窃私语交谈约摸一刻钟左右,老皇帝示意一旁维持朝堂秩序的宦官出声。

“肃静~肃静。”

当这尖细的破锣嗓子喊上两遍,都不需要第三遍。就已经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了,皆是毕恭毕敬站好,眼观鼻鼻观心,好像刚才发生的事与这些人一个铜币的关系都没有似的。

“诸位爱卿,在这朝堂之上,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朕册封幼子为藩王亦是人之常情,此事朕意已决,至于封地嘛,就他现在的那个什么州来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这是皇家自己的事,你们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就别瞎逼逼了,还不等朝堂下的大臣回话又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哎!既然叫锦安王,那就把这一州之名改成锦州吧!”

“吾皇圣明。”刚才没有接上话的朝臣们纷纷异口同声的拍起了马屁,既成事实的事,谁也不敢挑刺,反正天下都是您的,您老乐意开心就行。

“至于修建锦城王府,招募王府私兵这些容朕算算。”高坐龙椅的皇帝闭目假装噼里啪啦的算账,实则早就算好这个账了,十几息后就狮子大张口的漫天要价了。

“户部先筹措价值十万两白银的钱粮吧!工部和兵部开始衔接下一步的事宜。”

“启禀皇上,这青黄不接的时节,户部钱粮也是紧凑,何况这一下就是十万两,如果真要掏这笔钱也行,就是恐怕下月,堂上诸位同僚的月俸都不能发放了。”

这人老成精的户部管事,好一招祸水东引,直接将皇帝摆在这满堂文武大臣的对立面去了,堂上众人一听皆哗然,你一个天高皇帝远的藩王住哪里管我屁事,那我的俸禄给你修建王府和养兵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家里的美妾、奴仆数数居然有这么多张嘴要养,一个铜板都不能少。纷纷跪在木质地板上为自己即将被克扣的钱袋子出声。

“皇上你可要明鉴啊,你可不能听张大人的啊,微臣家中上有八十岁的老母要赡养,下有蹒跚学步的幼儿要育养,中间还有诸多跟随微臣半辈子的老仆要养着。如果真克扣了月俸,微臣下月可能连吃糠咽菜的日子都过不上。”

“皇上啊!你可不能一意孤行啊!满朝文武大人的月俸,自始皇开始就没有少过,绝不能开了这个先例。”

“张有为你个老匹夫,怎敢打起诸位大人的月俸,到时我们吃不上饭通通拖家带口去你家蹭饭。”

“皇上您可要好好斟酌一下,都说京城,居大不易,微臣现在都还住在城郊呢!每日上朝都要赶三个时辰的路才能到皇宫,就指望着这点月俸争取早点换个离皇城近些的小宅子,也好多些精力替吾皇分忧解难。”

…………。

宣政殿里喧哗声一片,众人七嘴八舌的诉苦,大体意思就是你这个皇帝,要是少了我们一个铜板,你就是昏君,如果迁怒于人就是暴君。

“肃静~肃静。”

维持朝堂秩序的宦官只能扯着嗓子喊上两句,果然闹哄哄的宣政殿又变得鸦雀无声了。

“张爱卿,你说说户部现在到底能够拿出多少钱粮,堂堂大乾朝藩王府邸怎么建也不能太寒碜,不能失了皇家颜面。”老皇帝被这些人吵的也是脑瓜子嗡嗡的,赶紧拍板完事拉倒。

“启禀皇上,最多三万两,一个字儿都不能多,这些钱粮还是准备今冬漕运河道清淤所用款项。”作为户部主官,哪有银子富裕过的时候,只能用拆东墙补西墙这招呗。

“启禀皇上,这笔钱粮万万不能动的,河道淤泥沉积,如果不及时清理,河床水位就上涨,影响漕运还是小事,等明年开春,天降甘霖万一造成洪讯,河岸两边的郡县那就要遭灾的。”一位负责梳理河道的工部官员立马站出来叙说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