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李兴垣忽然停顿,又默念道:“五百户啊……”
李兴垣又抬头看向长孙颖,问道:“耆老那可有什么典簿可查么,这要从何找起……”
“这乡本就无实体,各村、里之正,才是掌管实体的官吏,耆老只管乡民教化、为实体官吏书写碑文等事,有名却无实,故而只有去村正或里正那里方能查阅典簿吧。”长孙颖说道。
李兴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而后起身向着长孙颖施礼说道:“多谢指点!长孙妹妹便如清风、朝阳,为我等拨开前路迷雾!”
李兴垣又向长孙颖打听了各村的大概位置,以及如何通过耆老认识各村正、里正。
而后,李兴垣得知了各村正、里正每月二十五都要赶来此处汇报上月的政绩,昨天刚走,而且年根不再来报,再等他们聚于此,便要到转年正月二十五了。
随后,五人便开始聊偃师县之事,直聊至晚间。
晚上,耆老在主堂设宴款待了李兴垣等四人,而后,李兴垣、萧恒、欧阳震山回了学堂,独孤薇与长孙颖才返回居住的院中。
长孙颖回到自己房中,还一直在思索着今日之事:
先是国子监的四门馆学,再是偃师县衙,如今又是上东乡,如此,应当不会是巧合了……这李兴垣等人遭遇的桩桩件件之事,果然印证了我之前隐约的想法……
长孙颖取出龟甲,想要占上一卦,却忽然发现自己竟是一直不知李兴垣所寻到底是何物,而后,她便决定将疑问留藏在心中,待日后时机成熟时,再去探寻。
转一日,李兴垣早早去给耆老问安,并提起了要在上东乡寻人之事,要去各村查询典簿。
耆老也痛快地答应了,给李兴垣写了五封介绍信。
而后,李兴垣便就查找何人,仔细思索了一番:
首先,此人知道玉玺的位置,想必是知道那诗句,父王信中所言,那诗句只有当年昭宗皇帝的王子们知道,那此人不是王子们其中一人,便是王子们最亲信之人……父王信中说他大哥尚在世间,难道是与大伯有关的人?
第二,此人能将玉玺从皇宫中带出,还能将木牌又放回去,想必是在朝为官之人,可能是哀帝时期朝廷之臣,也可能是梁人的朝廷,若是梁人的朝廷为官,那现在依然可能在位,然而,此刻所指上东乡,莫非是告老还乡或是卸甲归田?想必年龄大了,才会回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