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权的失落;沈自丹失宠

御马监要求大明水师南下夺回满剌加的奏章被内阁讨论,李公谋、刘公断,谢公独侃侃,引经据典,全部打压海权派。

(论点一满剌加不重要。谢迁是辩手性格,一顿超强观点怼脸输出,直接和沈自丹脸贴脸地吵起来了。)

谢迁:当今陛下“法祖”,与民生息,有文景之德,不愿再起烽火。前番越南在云南闹事,砍杀边民,也是地方官息事宁人为主。这本是大明的福报,你一个太监竟然想要挑拨离间再起烽火。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且不说满剌加远在千里之外,孤悬于海岛之上,若是水师大局南下,一则靡费巨资,国库承担不起;二则劳民伤财,兵部、户部,水军、百姓都要大动干戈。三则,若是败了,一不小心激起农民起义,匪贼造反,政权不稳,如同土木之变一般动摇大明根基,难道是你一个区区太监能够承担得起的吗?

就算你愿意当这个奸佞,背负千古骂名,大明就能跟着你一起冒这个险吗?

沈自丹:满剌加地理位置重要。扼海上航道咽喉,是我大明南海民生航路之机要,更是太宗皇帝所规划的海上朝贡体系之枢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拿下满剌加就能够控制整个南海,控制天方、印度到日本、爪哇、真蜡的所有税收!只要满剌加到手,拿到这笔财富,用兵的钱三年之内就可以收回,——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向商船收保护费为商船护航,建立一只大明的海上常驻护卫水师,如此一来良性循环,一则能够从商人处拿到大笔税收,军费供应充足,长期防备海盗,倭寇等便不成气候;二来南海将牢牢在我大明的控制中,成为我战略纵深。三则通过海军威慑和打击藩属国和贼子的背叛,这比倭寇直接骚扰大明本土、导致灾荒、流民和粮荒合算得多!

谢迁:哼,区区一个海上孤岛、蕞尔小国,一不产粮、二不产香料,三不产金,我看不出有什么重要的!它孤悬于海上,难道能够凭空变出金子?

沈自丹:贸易就金子,一个自由港所带来的频繁的交换、活跃的商贸就是财富!你没有到过那里,不知道那里可以造成的经济规模!

谢迁:我大明一向重农抑商,以农民为天下之根本,脱离了土地,你说的那些只不过是商人的奇技淫巧、投机倒把!根本就是万恶之先!

沈自丹(叹了一口气,心想跟文人说商业的重要性简直是对牛弹琴):满剌加是大明的藩属国,我大明从太宗年间建立了朝贡系统,此次,藩属国有危机,被其他贼人所占领劫掠,大明如若不救,会导致系统崩溃。

而且失去了威慑,这是明着告诉葡萄牙红毛海盗,大明软弱可欺,他们会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地直接北上,掠夺大明的生民,毁坏大明的经济秩序。

扁鹊见蔡桓公时说,若并在皮毛,可以治;病在肌骨,也可以治;若病入膏肓,就没得治了!

葡萄牙红毛贼人的入侵正如同疾病入侵,趁着他们还没有进入体内就打击他们,是最好的选择;若是等他们北上来到大明的领海、乃至内地,会使得海防左支右绌,更加困难!

谢迁:如果水师重兵南下,那才会使得海防空虚呢!

我兵部不同意!

(论点二你想争权,李东阳谋士性格,慢吞吞挖坑)

李东阳:永乐年间太宗皇帝令郑和七下西洋,耗费靡巨,有一批海权权贵趁机崛起,科举派与海权宦官派打得不可开交。

我们用了多少年才拨乱反正,遇到文景一般爱惜民力的陛下,避免重新走上海权权贵的路线。

如今每年的水师军费已经耗费靡巨,国库不堪重负,你不想着如何俭省用度,反而长着嘴和陛下要钱要权?

难道御马监是另有打算——俗话说养寇自重,你自己奏章上也说了,攻击满剌加的葡萄牙红毛贼人加起来不过千人有余,说不定他们在满剌加抢劫数日后,就自行散去了,值得我大明兴师动众南下吗?

况且,长途攻击,我大明将乃疲惫之师,而对方守株待兔,根本就是兵家大忌。——你身为御马监总理太监,不会连这点兵法都不会用吧?我看你是想挟寇自重、争权夺利吧!